普利茅斯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为什么说美国没有文明理性拆解美国文化的 [复制链接]

1#

在韦氏大词典中,对于文明一词给予了以下定义:文明,指的是在特定时间和特定地点的某种文化特征。

而考古学界认为:

文明是人类发展史上的特殊阶段,是人类脱离动物界后进一步脱离了原始野蛮状态的阶段。

平日里谈到这个词,我们最先想到的是华夏文明、欧洲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等等,说明考古学界对文明一词的定义,更加被大众认可。

但是,这个词若是和美国搭配起来,就显得十分的怪异。文明一词似乎多和历史悠久且有所成就的国家相联系,与其相比,美国太年轻,担不起这个词语的重量。

但也有人反驳。作为如今世界上的超级大国,美国在各方面都处于领先地位,在文化方面也是尤为突出。美国文明一词的存在,是合理的。

那么,美国究竟有没有文明呢?

对于这一问题,笔者的回答是:只有短短两百多年历史的美国,并没有属于自己的文明。

一、美洲大陆原生文明—印第安文明

在15、16世纪之前,印第安人的足迹遍布美洲大陆,创造了繁盛的印第安文明。

不同于其他的文明,印第安文明体系庞大且复杂。印第安人没有形成一个统一共同体,而是分散在各地,形成了多个部落,发展出了多种不同的语言,部族文化各异但却各有特点,共同组成瑰丽的印第安文明。

据美国著名人类学家路易斯·摩尔根的研究,北美印第安人的社会组织属于古代氏族制度。而大多数部落主要处在母权制氏族社会发展阶段,个别部落则实行父权制。

这也说明了,印第安文明发展的步伐相对较慢,15世纪的时候,整个文明还处在缓慢向阶级社会过渡的时候,哥伦布带着欧洲先进武器和技术来到了这片陆地上,从此掐断了印第安文明发展的幼苗。

如果把印第安文明这一原生文明算入纳入讨论范围,用美国广义的概念去探讨这个问题,那么美国是有文明的。

因为当代美国社会中,仍旧有印第安人的存在,即使这个种族人数不到美国总人口的1%,但毋庸置疑的是,他们也不应该被忽视,被遗忘。

与此同时,印第安文明虽然被入侵的欧洲文明所取代,但仍旧对美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大量的美国文学作品中都出现了对原住民的描写;美国很多山脉、河流等等地名仍旧采用印第安语的名称;连美国人每年都庆祝的感恩节,都和印第安人有着密切的联系……

当然,反对的声音也有,毕竟当初欧洲人新大陆的开发和后来美国西进运动就是对印第安人生存空间赤裸裸的剥夺和侵略,无数印第安人也因此流离失所,甚至丧命。

欧洲文明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入侵美洲大陆的强盗,在搜刮这片大陆上的资源的同时,凭借自己的技术易主江山。严格来讲,美国应该是欧洲文明为主,再加上国家历史只有短短的几百年,谈论美国文明,未免有点过于可笑。

笔者认为,融合的欧洲文化的确中断了印第安文明的生长,而印第安文明的重要性和对后来美国社会发展还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但两种文明还是有较大的差异,还是需要将两者分开进行讨论,也就是说,不能以印第安文明的存在作为美国有文明的论据支撑。

那么,在欧洲文明到达新大陆并建立国家之后,美国是否有文明呢?

二、美国不文明,文化却繁盛

年美国成立,之后通过不断的发展迅速崛起,成为世界上的超级大国。

在这短短两百年间,美国的经济、*治和文化等领域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更是产生了众多举世瞩目的成就。于是有人提出,这两百多年间的时间,其实就是美国文明的发展的见证。

但笔者无法认同这一说法。

王尔德曾经说过:美国是从唯一一个从野蛮到堕落的国家,这期间并无任何文明。这一见解就和考古学界的定义不谋而合。在对印第安人进行驱逐和杀戮之后,欧洲人在美洲大陆上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帝国。

得益于欧洲带来的先进技术经验和美洲丰富的原材料,美国可以说是直接步入到了更高一级的社会状态,并没有经历文明建立的过程。在这个更加高级、现代的社会之中,用文化一词替代文明,或许更为合适。

而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文化并不如中华传统文化一样具有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特点。美国历史和社会的复杂性决定了美国文化的多样性。

如今主流的美国文化,被很多人抨击只站在了男性白人的立场之上而忽略了其他边缘群体。美国文化不应该只有一种声音,应该呈现出多元包容的特点。

那么,何为美国文化?

三、拆解美国文化的包装

除了印第安文明的影响,美国文化的起源,或许更多还是和一艘小船有关。

年,五月花号轮船到达北美洲普利茅斯殖民地,这艘船后来成为了英国移民驶往北美的一艘最为著名的船只。船上的清教徒踏上北美大陆后,其信仰对美国文化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清教徒在美洲殖民地上开拓疆土,清教主义也逐渐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其所倡导的价值观主要包括:虔敬上帝、谦卑、勤俭等,教导世人尊敬上帝的旨意,通过个人努力工作实现现世价值,在这基础上孕育出了美式的个人主义,强调了个人的作用。

而年美国《独立宣言》中,人人生而平等这一标语让民主自由和平等成为了美国社会发展的另一块基石,也正是这种信念赋予了美国社会发展的活力,让其日后一举成为世界大国。

但是,仔细想想,个人主义,民主和自由,似乎在19世纪美国社会中只是白人男性的特权。需要指出的是,美国是一个由庞大移民所组成的国家,在这种情况下,熔炉这一概念被创造出来,用以代指世界各地不同民族的人在美国社会中不断融合,使美国成为一个新的国度。

当然,这种说法在后来也遭到了质疑,因为融合一词本身就暗含了将原有的身份、文化背景清除后再创造新的身份,多少带有霸权的思想。这也是为什么后面学者更愿意用沙拉碗和织锦来形容美国文化多样,且各组成部分各有其特点。

除此之外,女性的声音也越来越强。19世纪美国掀起女性主义的浪潮,女权运动轰轰烈烈,女性在美国文化中不断争取更大的话语权,追求属于女性的平等和自由。

由此可以看出,美国文化本身多样且复杂,移民和文化多样性给美国带来了不竭的活力,在文学、科技、艺术等软实力方面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和灵感。

但是,值得深思的是,美国人所追崇的民主和平等至今仍是被父权和白人所控制,种族之间的矛盾依旧存在。那么,美国人向世界输出的价值观,本身就是自相矛盾的。

所谓人人生而平等,是需要加上限定词的。而随着社会的进步,民众文化程度的提高,部分人的民主和平等必然也会引起不满。

如今的美国社会,似乎也正在被这一现象所割裂,黑人和女性要求平等的权利,但得益者似乎并没有梦醒,白人至上的右翼势力逐渐强大,两方形成对峙局面,游行、暴乱甚至枪击案时有发生。

原本平等民主这一立国之基,在经过不断地宣传后,终成为了边缘群体的枪,瞄准的,是当初制定这一口号的白人男性,这也不禁让人感叹:美国社会,真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