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利茅斯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央行降息,力度超预期,几大信号很关键 [复制链接]

1#
复方卡力孜然酊效果怎么样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hg/221213/12625576.html
中国白癜风治疗去哪里 https://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来源:金融投资圈

来源:暴财经(ID:icaijing)

今天央行操作了亿元的7天逆回购,其中中标利率是2.20%,相比于上一次央行操作逆回购而言,利率水平降低了不少。

上一次的7天逆回购操作是在年2月17日,当时的逆回购操作利率是2.40%。所以这一次的7天逆回购操作利率降低了20个基点。

最近这几天市场上一直在吹风说要降息,在3月27日的*治局会议中提出“要抓紧研究提出积极应对的一揽子宏观*策措施”。

传达出了强烈降息的信号,所以这一次央行的降息也是市场预料到的,不过这一次央行的降息力度却比市场预期的要大。

在之前的好几次降息当中,基本上降息幅度不是5个基点就是10个基点,力度相对来说还是比较温和。

因此在*治局会议之后市场预计今年至少会降息25个基点,不过现在央行直接一次性降息20个基点,说明今年的货币*策宽松力度会超预期。

那么央行为什么要超预期降息,在这里我说说央行降息的背景:

第一:在国内的疫情爆发之后,国内众多产业受损严重。

特别是餐饮、娱乐、电影等产业基本上都是重度内伤。

虽然现在部分企业复工率比较良好。截至3月28日,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开工率和复岗率分别达到98.6%和89.9%。

不同产业之间的复工情况有所区别,第二产业>生产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此外部分产业,比如像电影院这类也暂时还不能够开业。

在2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35.7%,较上月下降14.3个百分点,创下历史新低。

年次贷危机最严重的时候,国内的制造业PMI指数都能维持38.8%,可以预见疫情对国内的生产影响有多大。

而如今疫情防控战役还没有结束,还要警惕输入型病例的传播。如今虽然工作生活逐渐恢复,但是工作场所和居住场所两点一线的生活方式比较普遍。

人们也基本上不会有大聚餐或者是聚会旅游、大型活动等之类能够促进消费的活动,接下来国内的经济发展还是会受到冲击。

第二:3月份美联储采取了超级宽松货币*策。

从3月3日的紧急降息50个基点,到3月16日紧急降息个基点至零利率并推行亿量化宽松*策。

3月23日美联储宣布广泛新措施(extensivenewmeaures)来支持经济发展,包括购买国债、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不限量买入美债和MBS等。

这对国内的经济形成压力,如果国内不采取措施容易导致资金外流。

第三:疫情带来的经济影响持续。

疫情在全球范围内扩散,全球确诊病例已经超过70多万,可见现在的疫情发展非常迅猛。

除了我们国家,全球包括意大利、西班牙、法国、比利时、捷克、波兰、塞尔维亚、乌克兰、马来西亚、以色列、新加坡、菲律宾、黎巴嫩、科威特、越南、约旦、吉尔吉斯斯坦、加拿大、阿根廷、哥伦比亚、洪都拉斯、古巴、突尼斯、科特迪瓦、吉布提、澳大利亚、新西兰、俄罗斯等国家都已经采取了封国封城的方式来阻止疫情的进一步扩散。

年中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大约31.54万亿元,如果疫情在国外进一步扩散,全球的消费需求锐减,这对于整个世界范围内的贸易来说都将会产生巨大的影响,中国自然也不会例外。

所以在疫情后半场,央行需要通过更为宽松的货币*策刺激国内的消费,帮助国内实体经济的恢复。

此外央行这一次的逆回购操作“降息”20个基点同时释放出了几大关键信号:

第一:中国的货币*策工具品种比较多,比较常见的降息通道包括逆回购、MLF和LPR等等。

7天逆回购是央行向市场投放短期流动的重要工具,但这一次的疫情带来的经济困难短时间内很难恢复。

所以央行必须还要长短时间结合,灵活使用货币工具来帮助国内经济的发展。

在前几天的*治局会议当中也提到:积极的财**策要更加积极有为,稳健的货币*策要更加灵活适度,适当提高财*赤字率,发行特别国债,增加地方*府专项债券规模,引导贷款市场利率下行,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况且按照季节性惯例来看,1、4、7、10月是每年的缴税大月。所以央行极有可能在4月份进一步降息来刺激经济的同时解决税收大月带来的资金紧缺。

再结合当今的经济形势,可见国内的货币*策空间也才刚刚打开,接下来预计还是会进一步的利率下降。比如说中期借贷便利(MLF)和LPR利率的下调。

第二:对股市楼市而言,这次的降息作用并不大。

在股市层面,虽然降息了,但是今天的股市还是收跌了,这是市场给出的真实的答案。

在如今利空和利多的博弈当中,降息20个基点,不过央行只给7天逆回购亿元。在疫情对全球经济的负面影响和前段时间美股暴跌带来的强大利空面前显得比较渺小。

而且国内存款基准利率和贷款基准利率才是降息大利器。逆回购、MLF等工具利率的下调在年也用过多次了,刺激效果明显已经降低。

在楼上层面,最近有一些开发商又开始营造一种抢房的氛围,可能有部分人会被这种假象迷惑,担心因为货币宽松导致像年这样的房价上涨再一次启动。

房地产一直以来对GDP的贡献都是数一数二的,是国内最后的武器,是否需要启动房地产拉动经济必然是慎之又慎。

实际上房地产的再一次启动最起码要符合3个条件,货币大宽松、楼市调控大宽松和家庭购买力强大。

现如今一方面国内的家庭购买力已经相比年明显下降了。年中国家庭债务占名义GDP占比只有36.%,而在年12月1日,中国的家庭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百分比达55.8%

此外前段时间广州取消公寓限购、驻马店下调首付比例至20%以及3月24日浙江海宁的外地户口可买多套房等等楼市宽松*策都是在*策公布之后一日就被制止收回了。

这说明不到不得已的情况国家也不想要启动房地产,从目前来看仅仅是货币宽松,很明显楼市启动的条件还不够。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