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利茅斯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关于人口与生育问题的30个问答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疗白癜风到底花多少钱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170531/5416226.html

年下半年,我写了《关于人口与计划生育的对话》系列文章,共约30篇,当时首发于人民网深入讨论区,然后被网友们转贴到各大论坛,在网络上掀起了一场关于人口与计划生育问题的争论。年12月21日《新快报》布一专栏的文章《从对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质疑说开》评论说:“不知此究竟是否来自中国思想界的一次酝酿已久的反思,还是仅仅来自一个叫何亚福的人的突发其想,总之,当见到网上连篇累牍地出现质疑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文章时,至少作为读者之一的笔者由此感到了一种困惑———中国诸多问题难道不与人口数量过多有关吗?”

(年12月21日《新快报》文章截图)

由于这个系列写于十多年前,现在看来,其中不少内容和数据已经过时了,但其中的基本观点并没有过时。因此,我以这个系列的基本观点为基础,更新和补充了部分内容和数据,以问答的形式写成本文,共分为30个问答。

1、问:中国有14亿人口,居世界第一,难道不是人口过多了吗?

答:中国人口确实是“多”,但并非“过多”,因为“过多”的意思就是过量,超出了合适的数量。“人口过多”意味着人口数量超出了合适的数量范围,需要减少人口。而我认为中国不需要减少人口。下面我从三个方面来分析为何“中国人口过多”的观点不成立。

首先,从中国人口占世界的比例来看,在历史上,中国人口长期居世界第一。年,中国人口有4亿,世界人口是12亿,中国人口占世界的三分之一。到了二十世纪初,由于长期战乱,中国人口仍然是4亿左右,而世界人口增长到16亿,中国人口占世界的四分之一。现在中国人口达到14亿,而世界人口已达80亿,中国人口只占世界的18%。可见,近一百多年来,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例在不断下降。古代中国人口占世界比例高于现代中国,中国历代王朝的主流人口政策是鼓励多生多育,中国传统的生育文化是“多子多福”,并不嫌“人口过多”;现代中国人口占世界比例下降了,更没有理由认为“中国人口过多”。

其次,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是不是过多,不能光看人口数量,还要看人口密度。如果光看人口数量,那么加拿大人口有万,新加坡人口只有万,你能不能说:“相对于新加坡而言,加拿大人口过多了?”然而我们知道,加拿大是个地广人稀的国家,而新加坡的人口密度属于世界最高之列。因此,看一个国家的人口是不是过多,一个更重要的指标是看人口密度。从每平方公里的人口密度来看,中国为人,韩国为人,日本为人,英国为人,德国为人。可见,韩国、日本、英国、德国等国家的人口密度都比中国大,但这些国家都在鼓励生育。有人说:“中国有很多不适宜人居住的地方,计算人口密度时应该去掉这些地方。”然而,其它国家也不是全部国土都适宜人居住的。即使假定韩国的全部国土都适宜人居住,中国只有1/3的国土适宜人居住,即使这样算,韩国的人口密度仍然高于中国。

第三,所谓人口是不是“过多”这个问题,不能脱离具体的历史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来看。比方说,现在中国有14亿人,许多人都说“中国人口过多”。但如果中国人口现在只有7亿,相信没有多少人会说“中国人口过多”。但在年,中国人口只有6.5亿,马寅初就说过“人口太多是我们的致命伤”。事实上,所谓人口是不是“过多”,一个重要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那些经济发展缓慢、无法提供充分就业机会的国家和地区,人们会觉得“人口过多”。而那些经济发展迅速、能够提供充分就业机会的国家和地区,即使人口密度很高,人均自然资源很少,也不会觉得“人口过多”,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亚洲四小龙”就是例子。

2、问:中国与美国的国土面积相差不大,但中国有14亿人口,美国只有3.3亿人口,中国人口是美国的四倍多,难道这不说明中国人口过多吗?

答:按照你这种逻辑,美国人能不能这样说:“美国与加拿大的国土面积相差不大,但美国有3.3亿人口,加拿大只有万人口,美国人口相当于加拿大的近九倍,难道不说明美国人口过多吗?”然而,我们知道,尽管美国的人口相当于加拿大的近九倍,但现在美国的人均GDP反而比加拿大还要高一些。而且,美国的综合国力比加拿大不知强多少倍!

那么,为什么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美洲和澳洲国家的人口密度比较小,而中国、日本、英国、德国等亚洲和欧洲国家的人口密度比较大?这是因为:美洲和澳洲属于所谓的“新大陆”,而亚洲和欧洲属于“旧大陆”。由于“旧大陆”比“新大陆”的文明史更悠久,所以“旧大陆”的人口密度比“新大陆”的人口密度更高。因此,把中国的人口密度与美国作比较是不恰当的。应该把中国的人口密度与“旧大陆”的国家相比,这样比较来看,中国的人口密度并不算特别高。

年中国人口3.3亿,到年中国人口增长到14.1亿,相当于年的4.3倍。

年美国人口万,到年美国人口增长到3.3亿,相当于年的62倍。

可见,过去多年来,美国人口增长的速度远远超过中国。

3、问:近几十年,中国人口增长太快了,难道不应该控制人口增长吗?

答:事实上,任何一个国家在长期战乱之后,都会在一段时期内出现人口快速增长这种情况。二战后,由于医疗技术的进步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大降低了死亡率,并且延长了人均寿命,世界各国人口普遍有较快的增长。

有比较才有鉴别。我们来看一下从年至年的中国人口数量,并与同期的世界人口数量作比较:年中国人口为5.52亿,世界人口为25.4亿,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比例为22%;年中国人口为9.87亿,世界人口为44.6亿,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比例仍然为22%。可以看出,从年至年,中国人口增长速度与世界人口增长速度基本同步。

近一百多年来,从年至年这段期间是中国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即使是在人口增长最快的这段时期,中国人口的增长速度也只不过是刚好达到世界平均水平。

在这一百多年的其余时间里,中国人口的增长速度均比不上世界平均水平。中国人口在19世纪初曾占世界的三分之一,20世纪初减少到四分之一,而现在已降至不到五分之一。既然如此,有什么理由说“中国人口增长太快”呢?

4、问:人口学家做过计算,中国的适度人口是7亿左右。你认为中国的适度人口是多少?

答:在年代,确实有一些人口学家从粮食资源、淡水资源的角度估算了中国的适度人口数量,他们的计算结果是,中国的适度人口是7亿左右。但我不同意他们的观点,因为粮食资源和淡水资源都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农业科技的进步,粮食产量不断提高。举例来说,年我国粮食总产量仅为1.3亿吨,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6.69亿吨。淡水资源总量也可以通过海水淡化来增加。

我认为,每个家庭都有一个适度人口,这个适度人口只应由这个家庭来决定,只要每个家庭的人口都适度了,那么中国的适度人口也就达到了。

5、问:一个国家的自然资源承受的能力是有限的,难道不应该保持适度的人口吗?

答:什么叫自然资源承受的能力?什么叫适度的人口?如果在年来算,你会认为中国的适度人口是3亿,看看那时候4亿人口也有那么多人挨饿。如果在-年来算,5亿人口就是适度人口,因为那时不到7亿人口,却处于所谓的“三年困难时期”。年代初中国有10亿人口,于是人口学家认为适度人口是7亿......谁能规划未来几十年、上百年的中国适度人口?为什么今天中国14亿人口,比过去7亿人口生活得更好?

6、问:中国人口10亿时,那时很多人担心人口太多;现在中国人口有14亿人口,反而有很多人担心人口下降,这是什么道理?

答:年中国人口近10亿,当时新华社公布了有关研究人员的《中国人口百年预测报告》。该报告预测,如果生育趋势不变,中国人口到年将达到40亿。所以当时很多人担心中国人口太多。

现在中国人口虽然有14亿,但总和生育率已经降至更替水平的一半左右。从年至年,中国出生人口已经连续五年下降,并且总人口很快将进入负增长。

人们到底是担心“人口过多”还是“人口下降”,其实主要不是因为人口总量的多少,而是因为生育率的高低。以韩国为例,年韩国人口虽然只有万,但总和生育率高达6.1,并且韩国的人口密度比中国高得多,因此,韩国从年代初开始推行节育政策。随着韩国在60年代至80年代的经济起飞,韩国的生育率迅速下降,到年,生育率降到1.59;到0年,生育率进一步降到1.48。虽然韩国近十多年来一直实施鼓励生育的政策,但生育率不升反降,年生育率只有0.84,全球垫底。为何年韩国人口万时鼓励少生,现在韩国人口万时反而鼓励多生?就是因为年时的生育率比现在的生育率高几倍。

7、问:出生率与生育率有什么区别?是如何计算的?

答:出生率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年内平均每千人中出生人数所占的比例,计算公式为:出生率=年出生人数/年平均总人口׉。例如,年中国出生率是8.52‰,意思是说,年全国平均每千人中出生8.52个人。

由于出生率计算公式的分母是总人口,而在总人口中,男性以及不在育龄期的女性都不能生育,所以只看出生率并不能判断生育水平的高低。为了表示生育水平的高低,需要引入生育率这个概念。

生育率与出生率的计算公式,分子相同,都是年出生人数;但分母不同,出生率计算公式的分母是年平均总人口,而生育率计算公式的分母是年平均育龄女性人数。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方法得到的是一般生育率(generalfertilityrate,缩写为GFR),而不是总和生育率(totalfertilityrate,缩写为TFR)。

GFR(一般生育率)虽然比出生率更能反映实际生育水平,但在人口学上,育龄女性是指15-49岁的女性,不同年龄组的育龄女性的生育水平可能相差很大,例如,25~29岁女性的生育水平比45~49岁女性的生育水平高得多。所以需要计算分年龄组生育率。

分年龄组生育率又称为年龄别生育率(age-specificfertilityrate,缩写为ASFR),是指平均每千名某年龄组女性在一年内所生的婴儿数。分年龄组生育率,可以是一岁一组,从15岁到49岁,共有35组;也可以是五岁一组,即15~19岁、20~24岁一直到45~49岁各分为一组,共有7组。

总和生育率(有时也简称为生育率)是15-49岁女性年龄别生育率相加之和。总和生育率可以通俗地理解为平均每个女性在一生中所生的孩子数,即假设有一批年满15岁的女性,一直到49岁时,她们都按照目前各个年龄别生育率来生育,则平均每个女性在一生中所生的孩子数就是总和生育率。

8、问:更替水平的生育率是多少?

答:从长期来看,生育率达到更替水平,意味着每一代人口保持不增不减。更替水平的生育率不是一个固定值,而是与死亡率、出生性别比等因素有关,死亡率越高、出生性别比越高,更替水平的生育率也越高。在现代社会,一般认为总和生育率达到2.1,即是达到更替水平。

由于人口惯性,一个国家的生育率在低于更替水平以后,一般需要二十多年甚至三十多年时间总人口才会进入负增长。在总人口进入负增长之后,只要生育率一直低于更替水平,那么总人口将一直减少下去,没有止境。

9、问:中国现行法律规定,女性的法定最低婚龄是20岁,为何生育率的计算要把15~19岁女性的生育情况也包括在内?

答:在人口学上,育龄女性(也称为“育龄妇女”)一般是指15~49岁的女性。其中的15~19岁女性,虽然尚未达到中国现行的法定婚龄,但既然现实情况是确实存在15~19岁的女性生育孩子,那么在生育率调查和人口统计时,就必须把这些女性的生育状况和所生育的孩子统计在内。

以年为例,根据《中国人口普查年鉴》的数据,15岁女性的分年龄组生育率是0.72‰,16岁女性的分年龄组生育率是2.04‰。虽然我们不赞成15和16岁的女性生孩子,但也必须把这些女性的生育情况和所生育的孩子统计在内,否则就会造成漏报现象。

10、问:中国的生育率是在哪一年低于更替水平的?现在中国的生育率是多少?

答:从年到年,中国的生育率一直低于更替水平,至今已有三十年。根据人口普查以及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抽样调查数据,年中国的生育率为1.3,年降至1.15。

生育率一旦降到1.5以下,就掉入了低生育率陷阱,很难再回升。以日本为例,日本总和生育率在年跌破1.5以后,到年已经26年了,尽管日本在这26年里一直大力鼓励生育,但生育率一直没能回升到1.5以上。

11、问:现在富裕国家的生育率普遍比较低,而穷国的生育率普遍比较高。所以,一个国家要变得富裕,就应该降低生育率。难道不是吗?

答:你这样说,其实是颠倒了因果关系。世界各国的经验表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和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健全,即使不实行计划生育,生育率也会自然下降。所以,并不是因为这些国家的生育率降低了,所以才变得富裕;而是因为这些国家变得富裕了,所以生育率才降低了。如果提高生育率会变穷,那为何富裕国家普遍实行鼓励生育的政策呢?

国际上的普遍现象是,发展中国家的生育率较高,发达国家的生育率较低。当然也有特殊的情况,例如,现在中国是发展中国家,美国是发达国家,然而现在中国的生育率比美国还要低。

12、问:减少人口,有利于缓解人口对自然资源的压力,难道不是好事吗?

答:首先要弄清楚这个问题:自然资源是什么?现代社会很多人认为石油是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但人类对石油的大量开采和利用始于年。在年以前,虽然石油沉睡在地下已经有几百万年了,但对于人类来说,石油算不上是自然资源,因为人类还不懂得怎样有效地开采和利用石油。

可见,所谓“自然资源”,其实并不是纯粹“自然”的资源,而是经过人的劳动或加工,才成为对人类有用的资源。所谓“资源不足”,其实不是资源的稀缺,而是人类利用资源的技术和能力的稀缺。在其它条件同等的情况下,人口越多,科技进步就越快。为什么近两百年来科技进步超过以往的几千年呢?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近两百年来世界人口的迅速增长。人口规模的增大虽然增加了自然资源的消耗,但另一方面,人口规模越大,人口中具有发明天赋的人数就越多,技术创新的数目就越多,人类能够利用的资源就越多。

减少人口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口与自然资源之间的矛盾。我们知道,原始社会的人口是最少的,表面上的人均土地资源是最多的。然而,由于原始社会的农业生产技术很落后,所以原始人常常吃不饱饭。现在世界人口达到前所未有的80亿,世界粮食产量足够养活这80亿人。之所以仍然有人挨饿,并不是因为世界粮食不足,而是因为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贫富两极分化。

13、一个人种一亩地,肯定比两个人种一亩地的人均收入更高。所以人口少肯定比人口多更容易富裕,难道不是吗?

答:如果一个国家的主要产业是农业,那么这个观点也许是正确的。然而,对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来说,农业产值仅占GDP的很小一部分。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年中国第一产业(包括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等)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7.3%,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9.4%,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3.3%。在现代社会,有良好教育的人口是最宝贵的人力资源。所以,虽然日本的人均耕地面积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日本的人均GDP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14、问:物以稀为贵,人以多为贱。人口减少了,劳动力就不会这么廉价了,难道不是好事吗?

答:“物以稀为贵”是对的,但“人以多为贱”这种观点不对。例如,秦始皇时代中国人口只有0万,现在中国人口有14亿,哪个时代的人命更贱呢?

劳动力是否廉价的主要原因并不是人口过多,而是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关。例如,缅甸和柬埔寨的人口比中国少得多,但他们的劳动力价格更低。从世界范围来看,近几百年来人口一直在增长,同时劳动力价格也一直在上升。

15、问:减少人口,有利于改善环境,难道不是好事吗?

答: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不是人口过多,而是人们对环境粗放式、掠夺式的开发利用。发达国家在工业化时期环境破坏一度也很严重,例如,在十九世纪,那时英国人口和伦敦人口都没有现在多,但空气污染很严重,伦敦被称为“雾都”。随着环保意识和生产技术的进步,伦敦又恢复了晴朗的天空。又如,欧洲著名的莱茵河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污染很严重,被冠以“欧洲下水道”的恶名,后来经过莱茵河流域各国的共同治理,如今莱茵河又恢复了清澈、明亮。可见,生态环境的好坏,决定性因素不是人口的多少,而是经济的发展水平以及人们是否注意保护环境。

生态学家认为,改善环境的最重要措施之一就是植树造林。而要植树造林,就离不开人的劳动。可见,人口对环境的影响是双向的,人既能破坏环境,也能改善环境。

16、问:减少人口,有利于提高人均GDP,难道不是好事吗?

答:无论是从国际还是从国内来比较,“减少人口有利于提高人均GDP”这种观点都不符合事实。

从各国人均GDP排名来看,排名比较靠前的既有挪威、冰岛等人口密度较小的国家,也有新加坡、瑞士、荷兰、德国等人口密度较大的国家。总的来说,一个国家的人口密度与人均GDP并没有显著的相关性。

在一个国家的内部,往往是人口密度较大的地区,经济也较为发达。例如,长三角和珠三角是中国内地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同时也是经济最发达的地区,这符合经济上的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人口密度大的地区,有利于促进需求和供给的细分,提高专业化水平以及劳动效率。人口密度增大,有利于降低人均交通成本,因而公共交通比较发达。

17、问:现在中国的GDP总量虽然排在世界第二位,但被14亿一除,人均GDP就排在世界第60位左右。中国人均GDP现在还排不到世界前列,还不是因为人口太多吗?

答:你以为中国人均GDP排不到世界前列的原因是人口太多?那为什么地广人稀的俄罗斯人均GDP远远比不上地狭人稠的德国?中国人口如果大量减少了,中国GDP总量还会有现在这么大吗?所以正确的说法应该是这样的:“虽然现在中国的人均GDP只排在世界第60位左右,但由于中国有14亿人口,所以GDP总量才能排在世界第二位。”

我们来看一下当今世界七个主要发达国家(简称“西方七国”)的人口数量和国土面积,按国土面积的排列次序为:加拿大、美国、法国、日本、德国、意大利、英国。按人口数量的排列次序为: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加拿大。而西方七国的经济总量基本上也是按照人口数量排列的,而不是按国土面积排列的。其中英国和法国人口数量很接近,都是多万人,这两国的GDP总量也很接近。西方七国之中,加拿大面积最大,但人口排在末尾,所以GDP总量也排在末尾。加拿大国土面积与美国差不多,人口只相当于美国的九分之一左右,但人均GDP反而比美国低一些。可见,“减少人口有利于提高人均GDP”这种观点是没有根据的。

18、问:根据国家统计局最近发布的数据,年10月16-24岁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17.9%。现在年轻人找工作比较困难,难道不是因为人口过多吗?

答:找工作困难并不是因为人口过多。大城市人口多,小城市人口少,但大城市的失业率不一定比小城市的失业率高。长三角和珠三角都是中国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可是很多人都跑到这两个地方找工作。一般来说,经济繁荣时失业率低,经济萧条时失业率高。例如,在~年经济危机时期,美国人口只有1.2亿,但那时失业率一度高达25%;然而,年美国人口有3.3亿,失业率只有5.3%。

19、问:人口多了,一个工作岗位就有很多人来竞争,所以找工作就困难。为什么你说“找工作困难并不是因为人口过多”?

答:原因很简单:一方面,人口多了,一个工作岗位固然有很多人来竞争;但另一方面,人口多了,就会产生更多的工作岗位。人总是要消费的,消费就创造需求,需求就拉动经济,经济发展就创造就业机会。所以,在通常情况下,人口越多,消费就越多,创造的就业机会也越多。所有的工作机会都来自人的需求。人口减少,找工作的人少了,但就业机会也会减少。

20、问:现在中国有很多人失业,这不证明中国确实存在“人口过剩”这种现象吗?

答:如果说存在失业就是“人口过剩”,那么俄罗斯是个地广人稀的国家,并且长期鼓励生育,应该不存在“人口过剩”现象,但为什么俄罗斯也存在失业现象呢?有一些大学毕业生一边在叫嚷“中国人口太多了”,一边千方百计地想留在人口稠密的大城市工作和生活。既然他们埋怨“人口太多”,为什么又不愿去人口较少的小城镇呢?因为大城市意味着更多的工作机会、更高的生活水准。人多意味着创造的就业机会也多。

21、问:现代社会的技术越来越进步,人工智能将会取代大部分的劳动力,所以将会有越来越多人失业,那么还需要这么多人吗?

答:从历史上来看,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越来越进步,机械化、自动化程度也越来越高。那么,是不是失业率越来越高呢?显然不是!因为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新的行业不断涌现,创造的就业机会也会越来越多。例如,汽车的出现,虽然导致马车夫失业了,但却创造了诸如汽车驾驶、汽车研发、汽车制造、汽车修理等工作机会,汽车行业的从业者要远多于以前马车行业的从业者。

在古代,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90%以上,但仍然经常发生饥荒。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人口比例越来越低,在经济发达的美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不到2%,不但养活了美国人口,还有大量的农产品供出口。古代人恐怕想象不到,农业人口竟然能降到如此低的比例。

技术进步往往是解放劳动力而不是使劳动力成为多余,因此,劳动力从旧的产业不断转入新的产业。农业技术的进步,使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脱离了农业生产,转移到制造业;工业技术的进步,使大量的工人脱离了制造业,转移到第三产业。一个人不从事农业生产,并不意味着这个人就一定会失业,因为他还可以从事制造业或服务业。同样道理,一个人的工作岗位被人工智能取代,他还可以从事其他行业。

可以预测,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未来大量的人员将从事科学研究、创造发明、文化教育和艺术行业。尤其是,智能机器人的研究开发、制造、销售和管理可望成为一大产业。未来社会,越来越多的体力劳动密集型产业将升级为智力劳动密集型产业。

机器代替了人类的一部分体力劳动,人工智能则代替了人类的一部分脑力劳动。人是万物之灵,是人创造了人工智能,而不是相反。在人工智能面前,人类没有理由、也没有必要自暴自弃。

22、问:我住在大城市,每天上街看到交通拥堵,地铁也太拥挤,真是感到很烦!中国人口如果没有这么多,大城市就不会这么拥挤了。难道不是吗?

答:那可不一定。根据荷兰导航和数字地图公司TomTom在年公布的关于全球交通指数的调查结果,全球交通最拥堵的城市前三名依次是印度的孟买、哥伦比亚的波哥大和秘鲁的利马。南美洲国家哥伦比亚人口只有多万,秘鲁人口只有多万,但这两个国家的首都波哥大和利马的交通却非常拥堵。

你如果嫌大城市拥挤,那么你为什么不愿意搬到人烟稀少的小镇去住呢?又嫌大城市拥挤,又不愿意放弃大城市优越的生活条件,天下哪有十全十美的事?再说,一个城市如果人口规模不够,也不可能修建地铁啊!

23、问:我认为,别人生孩子妨碍了我的利益,因为孩子生下来之后,是需要占用社会资源的,孩子越多,占用的社会资源越多,这样我的社会资源就越少。难道不是吗?

答:你这种观点的错误在于:

第一,以为社会资源是平均分配给每一个人的。但事实上,越有钱和越有权的人,占用的社会资源越多。一个有钱人占用的社会资源,可能比个穷人占用的社会资源更多。

第二,无论别人生多少个孩子,都是孩子的父母抚养的,孩子的吃、穿、住、行,都是孩子的父母花钱买的,你并没有出钱抚养别人的孩子,别人占用了你的什么资源?妨碍了你的什么权利?

第三,如果说别人生孩子妨碍了你的利益,那么别人做任何事也都是妨碍了你的利益:别人走路,会扬起灰尘,别人妨碍了你的环境?别人跑步,要呼吸更多的空气,别人占用了你的空气?别人喝水,占用了你的水资源?别人吃饭,占用了你的粮食资源?……老实说,如果你说“别人开汽车,会排放废气,所以别人污染了我的空气”,这样说总比“别人生孩子妨碍了我的利益”更有说服力,你为什么不反对别人开汽车?反过来,你做任何事情,别人也可以说你妨碍了他的利益,你又感觉怎样?

24、问:现在中国实行义务教育,如果一个家庭多生孩子,国家要负担更多的教育费用。难道不是吗?

答:国家对孩子的投资并不是无偿的,因为孩子长大并参加工作后,国家是通过税收来连本带利收回这笔钱的。

事实上,在现在中国低生育率的情况下,如果没有人多生的孩子,那么中国的老龄化速度会快得多,将来你的养老金也贬值得更厉害。现在出生的小孩长大后就是劳动力。可以说,你将来领的养老金有一部分是由他们缴纳的。

25、问:我退休后领的养老金,是来自我自己缴纳的养老保险费。难道不是吗?

答:养老金(货币)本身并不等于社会财富,用养老金所购买的产品或服务也需要当时的劳动人口提供。财富是劳动成果,是具体的产品或服务,而货币不过是财富符号。如果社会上没有任何财富,那么货币什么也买不到。而社会财富是由正在工作的劳动者而不是已经退休的老年人创造的。如果货币本身就等于社会财富的话,那么一个国家什么都不用干,就专门印钞票好了!一般来说,产品和服务并不能保存几十年。举例来说,一个年轻人今年生产了一万公斤粮食,但他消费不了这么多粮食,因此他打算把一部分粮食储藏起来,等他老了再吃。但等这位年轻人老了之后,他吃的只能是当时的劳动者生产的,而不是他几十年前储藏起来的已经变质的粮食。

当你退休后领取养老金的时候,如果创造财富的年轻人比领取养老金的人还少得多的话,那么养老金就会大大贬值了。因此,一个人可以不依靠自己的子女来养老,但所有老人则必须依靠所有劳动人口来共同养老。

26、问:人口老龄化是不可避免的,如果要靠多生孩子来缓解老龄化,那么几十年之后,现在出生的孩子就会变成老人,那时老人的数量就会更多了,到时又要靠生更多的孩子来缓解老龄化,那样不是陷入恶性循环了吗?

答:一个国家合理的人口结构是保持生育率在更替水平左右,这样就不会出现严重的老龄化问题。为什么说中国现在的老龄化问题可以通过多生一些孩子来缓解?这是因为中国现在的生育率远远低于更替水平。如果未来中国的生育率能够保持在更替水平左右,人口结构就是良性循环而不是恶性循环了。

27、问:有人认为:“穷人不应该生孩子”、“如果不能给孩子提供良好的生活条件,就不要生孩子!”你认为具备什么条件才适宜生孩子?

答:这种观点似乎是很为孩子着想,然而,如果人们在生孩子之前都遵守这个原则,那么人类很可能已经灭亡了。例如,在原始社会,人类的生存环境非常恶劣,人们常常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原始社会当然不具备生孩子的良好条件。然而,如果原始人都不生孩子,人类就不可能繁衍到今天。几千年来,疾病、饥荒、战乱等天灾人祸始终伴随着人类,很少有太平的日子,绝大多数人都不能给孩子提供良好的生活条件,难道绝大多数人都不该生孩子了?显然,这种观点是荒谬的。

中国航天员聂海胜、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都出生于贫穷家庭,其中聂海胜在兄弟姐妹8人中排行第6,父亲去世后,母亲靠干农活把孩子养大。翟志刚是兄弟姐妹6人中最小的,母亲靠卖炒瓜子才供他读完小学和初中。如果这些航天员的父母当年接受“穷人不应该生孩子”的思想,这些航天员就没有出生的机会了。

我出生于年的北越,那时正值越南战争时期,美军飞机经常来轰炸,我父母经常要躲到防空洞里,生存环境和生活条件比现在99%以上的中国人更糟糕,但我一直感恩父母把我带来这个充满苦难的世界。因为我认为,我的人生是一场修行,无论是苦难还是快乐,都是修行的一部分内容。

28、问:你是否支持鼓励生育的政策?

答:我认为,人是目的本身,不是实现某种目标的工具。理想的生育政策应该坚持这样的原则:生不生孩子、生多少个孩子都由家庭自主决定,但政府要为想生孩子的家庭创造有利于生育和养育的社会环境,减轻育龄家庭生育、养育和教育孩子的经济负担。

29、问:你认为人口普查的数据是否可信?

答:我认为,虽然人口普查的数据也未必完全准确,但在各种数据来源中,人口普查的数据是最可靠的,如果连人口普查的数据也不可信,那么其它来源的人口数据就更不可信了。因为目前并没有比人口普查更可靠的人口数据来源,所以我选择相信人口普查数据是最接近真实的人口数据。

30、问:据联合国发布的《世界人口展望》预计,到年11月15日,世界人口达到80亿。你担心世界人口过多这个问题吗?

答:我不担心“世界人口过多”这个问题。年,英国人口学家马尔萨斯发表《人口论》认为,人口按几何级数增长而粮食只能按算术级数增长,所以人类不可避免会导致饥荒、战争和疾病。那时世界人口还不到10亿,仍然有很多人吃不饱饭。马尔萨斯恐怕想象不到,世界人口增加到80亿以后,地球不但能养活这么多人口,而且平均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了。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