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利茅斯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短短10分钟,就决定了这个大国的命运汉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个医院好 http://finance.sina.com.cn/chanjing/b/20090930/09073071708.shtml

01

“枫叶之国”加拿大论领土面积,是世界第二大国。

它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先进的科学技术。

可是这个国家的历史却很短,16世纪之前这片广袤的土地上,还只是原住民印第安人和因纽特人的天下。

远在欧洲的法国人,首先将文明带入了这个蛮荒之地。

15世纪末,西欧人迫切希望另辟一条绕过地中海东岸,直达亚洲的新航路。

从而催生了大航海时代的到来,也促使了欧洲殖民者对美洲的征服和统治。

作为欧洲强国,法国当然不甘落后,也想在这场发现与争夺中有所收获。

年,航海家雅克·卡蒂亚奉法国国王之命,率领探险船队渡过大西洋寻找通往东方的新航道。

卡蒂亚探险的航线偏北,他到达的是北美大陆的圣劳伦斯海湾。

宽阔的圣劳伦斯河入海口让他以为这是大西洋的一个分支,他指望从这里一直往西,可以像麦哲伦那样到达远东。

于是,卡蒂埃尔沿着圣劳伦斯河逆流而上,来到了如今的魁北克。

当卡蒂亚向当地的印第安人询问这是什么地方的时候,人家告诉他,这里可以通往“Canada”。

其实这个词在印第安语中就是“群落”或“村庄”的意思。

然而就像许多地名起源于以讹传讹一样,Canada这个词汇开始成为这里的地名,日后更是成了加拿大这个国家的名称。

卡蒂亚的船队继续向西航行,到了现在的蒙特利尔。

卡蒂亚甚至天真地以为附近的区域就是中国。

法国人就此打开了通往加拿大内陆的道路。

在对圣劳伦斯河流域进行了一番考察后,卡蒂亚以法国国王的名义,宣布这里为法国领土。

02

随后,法国开始试图向这片北美大陆殖民。

不过,法国人最初对这个被命名为新法兰西的地方并不感兴趣。

这个高纬度的大陆,冬天实在是太寒冷和漫长了,这让初来乍到的法国移民们很不适应。

让他们开始感兴趣的是,圣劳伦斯地区出产大量珍贵的毛皮,特别是欧洲十分罕见的海狸毛皮。

年,法国探险家尚普兰随同蒙德爵士来到加拿大,按照国王的特许,在新斯科舍半岛的罗耶尔港,为法国建立了第一个北美殖民地。

年,尚普兰再度来到圣劳伦斯河流域,建设魁北克城,继而以魁北克城为中心建立新法兰西殖民地。

城市建在圣劳伦斯河北岸陡峭的高原上,悬崖峭壁将该城划为上城和下城两部分。

上城四周有坚固的城墙环绕,是行政管理区,如同一个军事要塞。

下城则为港口和居民区。

如今,魁北克下城有一条最著名的观光街道小尚普兰街,街道两旁布满法兰西风情的古老建筑,号称是“北美历史最悠久的繁华街道”。

年,尚普兰被任命为新法兰西副总督,代行总督管理了20年之久。

他组织向新法兰西移民,促进殖民地的贸易。

他多次航行至渥太华河上游各地进行地理勘查。

在他的探索和悉心经营下,新法兰西的疆土不断得到扩充。

03

欧洲另一个老牌帝国,英国也没闲着。

年,英国政府特许的伦敦弗吉尼亚公司组织首批名移民,在如今的美国弗吉尼亚州东南部建立第一个海外定居点詹姆斯城。

后来20多年间,英国人在大西洋沿岸这片他们称为新英格兰的土地上建立起十几个殖民地。

英法两国原本就是一对老冤家。

早在年到年间,双方就打过一场世界最长的百年战争,两家相邻的殖民地也不可避免地产生矛盾和纠纷。

位于北美大陆南部的英国殖民地人口众多,也比新法兰西富裕,实力占优。

年,英国人占领魁北克,俘虏总督尚普兰,解往英格兰。

直到3年后根据圣日耳曼昂莱条约,魁北克才重归法国。

法国人这才开始对这个资源丰富的北美殖民地重视起来。

路易十四将新法兰西改为直属国王的一个行省,又派兵去那里平息了敌对的印第安人势力,掌控住圣劳伦斯河流域宝贵的产粮区。

为了解决那里人口稀少的问题,开始大规模向新法兰西移民,特别是征集了名被称为“国王女儿”,适于婚育年龄的女孩前往。

这个行之有效的办法使得新法兰西的人口3年后增长了一倍。

到了18世纪初,新法兰西已经是人称“小巴黎”的海外富庶大省。

英法两国在北美大陆的领土和贸易问题上矛盾不断加剧,对大西洋沿岸,现在加拿大魁北克东部、海洋省份以及美加交界处的地区展开争夺,有的地方几经易手。

英国人始终对新法兰西虎视眈眈。

年,英国人占领了法国人在诺瓦斯科夏半岛布雷顿角岛上修筑的一座要塞路易堡。

法国人也不甘示弱,曾派一支远征军进入俄亥俄地区,以路易十五的名义要求兼并该地。

他们想在俄亥俄河谷建立一个法国人的居留地,企图打造一条从大湖区到墨西哥湾的封锁线,把英国殖民地限制在大西洋与阿格勒尼河之间的区域。

这场旷日持久的纠纷,不久就有了翻天覆地的结果。

04

年,欧洲列强之间爆发了“七年战争”。

年5月,英法两国正式宣战。

在两国的北美殖民地也展开了激烈的交战。

起初法军并不落下风,年7月法军统帅蒙特卡尔姆侯爵集结0军队攻占了尼亚加拉东南的威廉·亨利堡(乔治堡),迫使英军守军投降。

安大略湖的几个要塞落到了法国人手里。

第二年,英国政府的实际领袖威廉·皮特认为英法之间争端的解决不仅在欧洲大陆,决定一劳永逸地打垮法国在北美的势力。

7月,英军首先攻占了法军在圣劳伦斯河口的要塞路易堡,使得由圣劳伦斯河进入魁北克的门户洞开。

随后英军进军伊利湖南岸的杜凯纳堡,逼得驻守的法军主动放火焚烧了要塞撤离。

英军占领后将它改名为皮特堡,也就是如今美国的匹兹堡。

下一步,皮特希望在侧面打开进入圣劳伦斯河的缺口,通过这里对蒙特利尔和魁北克展开攻击。

不过,英军在攻打乔治湖北岸的提康德罗加堡垒时遭到惨败。

所幸一支人的军队渡过安大略湖,并焚毁了圣劳伦斯河上的港口弗隆特纳克堡,也就是如今的金斯顿。

至此,进入加拿大的道路已经畅通无阻了。

年,皮特决定在从圣劳伦斯河口到伊利湖的宽广战线对法军全面开战。

其中一支由强大舰队支援的陆军部队,在年轻的准将沃尔夫率领下,目标是攻占魁北克。

32岁的沃尔夫虽然出身将门,却从未有过独立指挥的经验。

英军以一支8艘战舰和6艘巡洋舰的舰队锁圣劳伦斯河,防止法国人的援军和补给进入魁北克。

另一支22艘战舰,5艘巡洋舰和大量运输船的舰队配合陆军的行动。

沃尔夫的麾下则有3个旅的步兵,还有若干榴弹兵,狙击兵和炮兵。

英军舰队担心圣劳伦斯河封冻而犹豫不决,法国海军的18艘军舰趁机赶到了魁北克,截获了英军进攻魁北克的计划。

法军统帅蒙特卡尔姆马上赶到魁北克布置防御。

法军在魁北克的兵力,说起来有一万多人,可是只有5个营的正规军和左右印第安人,其他都是些毫无战斗力的民兵。

好在建在圣劳伦斯河岸峭壁上的魁北克城可以凭险据守。

05

6月26日,英军庞大的舰队进入圣劳伦斯河,在魁北克东边的奥尔良岛登陆。

沃尔夫观察地形后,指挥英军占领了魁北克城正对面,圣劳伦斯河南岸的莱维岬,因为这里的河道很窄。

英军随即在这里建立了炮台。

此后的几个月里,双方一直僵持着互相试探,互有攻击。

英军的炮击使魁北克城内燃起大火。

沃尔夫逐渐形成了作战方案,在带领舰船通过狭窄的河道进入上游成功后,迫使蒙特卡尔姆分兵前往魁北克上游防守。

当蒙特卡尔姆的注意力被吸引到西边后,英军在东边的蒙莫朗西瀑布高地发动攻击。

不过这一战沃尔夫失败了,英军官兵死伤多人,伤者落入印地安人手中后,惨遭杀害甚至剥去头皮充作战利品。

这个战场,小编曾去参观过,瀑布一侧的高地上还留有当年的战壕,不过一点也看不出是打过大仗的地方。

得胜的法国人以为会战已经结束,其实这只是刚刚开始。

沃尔夫马上改变了战术,为了将蒙特卡尔姆引出坚固的防御工事决战,法军一面继续对城内的炮击,一面在周边烧杀抢掠,摧毁村镇,切断法军的补给。

9月,通过连日的侦察,沃尔夫确定了登陆点——魁北克城附近的高地,河岸十分险陡,树林茂密。

法国人认为敌人不可能在这里登陆,只用一个哨卡防御。

9月12日夜间,英军数十名轻步兵乘坐平底船,骗过悬崖上的法军哨兵,随着落潮顺流而下,在河的北岸登陆。

沃尔夫跟着第一艘船跳上滩头,命令狄劳尼上尉带领24名精干士兵从峭壁攀上崖顶,悄悄逼近法军的帐篷,发起攻击。

随着几声枪响,沃尔夫听到了英军士兵的欢呼。

他立即命令后续部队登陆,肃清一条通向崖顶的小路并攻占法军的炮台。

随后摆渡小艇将主力从南岸运送过河。

法军总司令蒙特卡尔姆得知英军已经登陆的消息,才知道上了英国人的当——他们在魁北克下游的进攻只是声东击西的佯攻。

法国人的艰难处境迫使蒙特卡尔姆只能与英军决战,因为魁北克城的给养所剩无几,补给线眼看就要被英军切断,而且一旦英军的重炮运上高地,魁北克城墙也将被摧毁。

06

9月13日,决战在亚伯拉罕平原打响。

小编也曾经去参观过这个昔日的战场。

那其实是魁北克老城西边,圣劳伦斯河边高地上的一片大草地,一边是面临大河的悬崖。

平缓的坡地上绿草如茵,周边树木葱茏,风景秀丽。要不是草地上陈列的一些大炮和遗留的堡垒,怎么也不会与战场联系到一起。

英法双方各有0多人参加了会战。

法军首先出动,三个纵队随着鼓声向前迈进。

在离开英军阵地米时,法国人就迫不及待地开枪射击,然后每前进十几米便发射一次排枪。

英军的战术素养显然比法国人高,他们一直严阵以待。

其实当时的枪支,在50米之外根本不能保证射击精度。

而且每发射一次都要花费时间重新装填子弹。

沃尔夫战前就命令英军必须等法军接近30码才开枪。

随着法军越来越近,英军近四分之一官兵被击倒,可是依然保持队形不变。

法军来到20多米处,英军乘着法军重新装子弹的功夫,一声令下,全线发射出第一次排枪,法国人应声倒下一片。

随后,英军继续有序地交替装弹﹑射击。

就在10分钟内,英军完成了3次齐射,也就决定了加拿大的命运。

在第一次齐射中,法军就倒下了多人,后两轮射击又被击倒余人。

短兵相接的时候,英军士兵装上刺刀猛冲,法军只落得惊慌失措四散逃命。

法军统帅蒙卡尔姆只好下令撤退回到城内,撤退中他身受重伤。

第二天清晨,蒙卡尔姆伤重不治。

死后被安葬在城中的乌尔苏拉修道院内。

法军魁北克城防司令雷姆塞见大势已去,随后出城投降。

不过,英军统帅沃尔夫也没能看到最后的胜利。

他在亚伯拉罕平原,身中三枪摔落马下,就在战场上停止了呼吸。

一场战斗中,双方的军队统帅同时阵亡。

英军占领魁北克城以后,又在第二年攻占蒙特利尔。

法国人再也阻挡不了英国人夺取新法兰西的步伐。

战争结束时,整个新法兰西都落入英国人手中。

年,英法两国签署《巴黎和约》,新法兰西正式割让给英国。

法国势力退出北美东北部。

加拿大从此成为英国的殖民地。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