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利茅斯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三百多年前,有个外国人来见乾隆,拒不下跪 [复制链接]

1#
北京白癜风哪家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bdf/

导言:乔治·马戛尔尼(年5月14日-年5月31日),英国人,有勋爵身份,是位任职很久经验丰富的外交官,担任过英国驻俄国圣彼得堡的公使,后来英国政府委任他为孟加拉总督,他辞而未去。年英国政府委任他为访华全权特使,斯当东爵士为副使兼秘书,率领官员兵丁役夫船员余人,乘坐狮子号、豺狼号、印度斯坦号等五艘船只,于年9月26日从普利茅斯港出发,通过英吉利海峡,往西朝中国方面航行。于年访问中国,马戛尔尼使团是到达中国的第一个英国外交使团,是中国与英国之间最重要的一次早期交往,是中西关系史上的重大事件。

18世纪中后期,英国已经率先开始了工业革命,生产力的突飞猛进,让英国需要扩展更大的市场,英国为扩大世界市场,把市场瞄准了被《马可波罗行纪》描述的神乎其神的繁荣之地——中国。此时的中国正是乾隆年间。于是乎,英国派了马戛尔尼勋爵率领一支余人的舰队来华访问。当时的英国人,可不是来打仗的,而是来跟中国人谈判通商的。他们的舰队停泊在了中国当时唯一一个对外港口——广州。

别看大清地大物博,人们的观念是很落后的,尽管在明朝时期利玛窦已经把世界地图和地球仪带到了中国,有一部分国人已经认识到了一些西方的地理学知识。但是到了清朝,中国人对于世界的感知观念发生了倒退。所以当马戛尔尼到华时,广州的官员就简单的觉得,商人就是来经商的,官员就是来上贡的,直接把马戛尔尼归入进贡的外夷之列。而英国可不是一个传统的进贡国,可是清朝人不知道啊,他们此前只见过葡萄牙人、西班牙人和荷兰人,哪里懂得英国人来自何方?于是乎,广州的官人就跟朝廷上报说有远夷来华要为乾隆皇帝上贡祝寿。皇帝听了很高兴,欣然同意了。

马戛尔尼是一个聪明人,他是肩负着两个使命来华的。一是来华炫耀他们英国工业革命的成果,所以他们带来了大量的礼物,有光学仪器、玻璃制品、各种钟表、以及最先进的火炮等。他们想把这些礼物送给清朝,让大清看看英国有多么的厉害。二是来跟清朝商量通商事宜。英国人希望中国能多开放几个通商口岸,不要总是限制于一个广州,希望中国能够按照西方的规矩进行贸易交流,或者中国可以跟他们建立平等通商。但是很显然他肩负的两个使命都没有能够实现。话说回来。马戛尔尼知道广州官员同意他们到北京见皇帝是以为他们要进贡,可他没有说破,因为一旦说破,他也就失去了面见皇帝的资格。于是马戛尔尼带着被标杆为贡品的礼物,北上进京了。

但是要快要面圣的时候,问题来了。就是跪拜问题。中国人的礼节是外夷人见了皇帝必须要行跪拜礼。可英国人不愿意下跪,他们认为他们见英国的国王也只是用跪一条腿,如今要他们跪双腿,而且还要磕头礼,这简直让他们难以接受,双方就这件事争执不下。马戛尔尼可是带着目的来,况且还是在人家的地盘上,他不能强硬了。于是马戛尔尼想了个办法,退让了一步。英国使节可以对大清皇帝行三跪九叩之礼,但是大清的大臣和珅也得对英国国王的画像行礼,(当时马戛尔尼随行带了英王的画像)这样英国才没有那么吃亏。

这方案按理说是中国人捡了个大便宜,但是在清朝,怎么有人会敢给一个外夷人的国王下跪?这简直是天方夜谭。中国人当时还是天下观,自认为中国是天下的中心,中国是天朝上国,一个天朝上国怎能给一个夷国国王下跪?谁也不敢做。好在乾隆也算是开明,也没有要求他们必须下跪,权当他们说是化外之人不懂礼仪。这个礼仪之争,本来解决也就算了,可是国人特别喜欢意淫,硬说英国人下跪了,而且还是那种因为乾隆的天威,才一声跪倒的。

先前小编也说过,马戛尔尼一行带来了大量的礼物,希望通过礼物跟中国人打好关系。然而现实很残酷,乾隆皇帝除了打开了一个天文望远镜之外,其他礼物乾隆皇帝据说连包装都没有打开。而且当马戛尔尼提出要建立通商的要求时,乾隆非常不高兴,果断拒绝了。乾隆皇帝就是赤裸裸的告诉英国人,我们乃天朝上国,物产丰富,不需要通商,你们从哪里就回哪里去吧。马戛尔尼最后只能悻悻然的回到英国。

虽然马戛尔尼访华没有到达目的,但是他可是一个出色的情报手。他在进京的途中,走了许多地方,当时还没有照相机,他就带了很多画师,把看到的很多情况都记录下来,他甚至还去过许多很多海防要塞。所以总结出,中国人不是但是有钱人,相反穷人还非常多,而且这个国家没有严格的法律制度。政府官员喜欢胡乱断案,贪赃枉法。中国人军队就像个纸老虎,军队涣散,实力并不强,军队的武器装备也比较落后。跟《马可波罗行纪》里面描述的并不一样,中国更像是个民众贫困、政府腐败的国家。马戛尔尼一行回国后,依据中国的沿途所见所闻整理出版了大量的笔记、图画、和资料,这让西方人看到了一个真正的中国。

马戛尔尼更是在年访华后,说:“清政府好比是一艘破烂不堪的头等战舰,它之所以在过去一百五十年中没有沉没,仅仅是由于一班幸运、能干而警觉的军官们的支撑,而她胜过邻船的地方,只在她的体积和外表。但是,一旦一个没有才干的人在甲板上指挥,那就不会再有纪律和安全了”。这句话果然在年得到应验,大清果然在19世初就完蛋了。(文/落尘无痕)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