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一向过得粗糙,不太在意今夕是何夕,直到听到、看到身边的好多人都在发感恩的话语,才惊觉今天的日期下方写着三个字——感恩节!搜索了一下自己大脑里的记忆,发现自己对感恩节这个节日毫无编码,于是只得向度娘求教——感恩节(ThanksgivingDay),西方传统节日,是美国人民独创的一个节日,也是美国人合家欢聚的节日。
根据百度的介绍,据说感恩节的由来可以追溯到美国历史的发端,起源于马萨诸塞普利茅斯的早期移民。这些移民在英国本土时被称为清教徒,因为他们对英国教会的宗教改革不彻底感到不满,以及英王及英国教会对他们的*治镇压和宗教迫害,所以这些清教徒脱离英国教会,远走荷兰,后来决定迁居到大西洋彼岸那片荒无人烟的土地上,希望能按照自己的意愿信教自由地生活。
年,著名的“五月花”号船满载不堪忍受英国国内宗教迫害的清教徒人到达美洲。那年冬天,他们遇到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处在饥寒交迫之中。这时,印第安人给移民送来了生活必需品,还教他们狩猎、捕鱼和种植玉米等。在印第安人的帮助下,移民们终于获得了丰收,在欢庆丰收的日子,按照宗教传统习俗,移民规定了感谢上帝的日子,并决定为感谢印第安人的真诚帮助,邀请他们一同庆祝节日。
年11月下旬的星期四,清教徒们和马萨索德带来的90名印第安人欢聚一堂,庆祝美国历史上第一个感恩节。他们在黎明时鸣放礼炮,列队走进一间用作教堂的屋子,虔诚地向上帝表达谢意,然后点起篝火举行盛大宴会,将猎获的火鸡制成美味佳肴盛情款待印第安人。第二天和第三天又举行了摔跤、赛跑、唱歌、跳舞等活动。男性清教徒外出打猎、捕捉火鸡,女人们则在家里用玉米、南瓜、红薯和果子等做成美味佳肴。就这样,白人和印第安人围着篝火,边吃边聊,还载歌载舞,整个庆祝活动持续了三天。第一个感恩节的许多庆祝方式一直流传后代。
感恩,是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是对他人帮助的回报。一个因感恩而存在的节日,不管它来自于东方还是西方,都是值得在意的。借着这样一个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节日,表达一下自己内心的感激之心和感恩之情,也可以说是一种合理借鉴、洋为中用。
生活之中,工作之上,朋友之间,以及更多的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中,我们无时不刻在与他人发生联系,也总是受着许多人的关照与呵护,我或许难以记得别人对我的所有的好,但我依然愿意借着今天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表达一下对所有曾经给予我理解、支持、包容、关心、温暖、照顾等等的亲人、朋友以及一些素不相识的人儿们的善意和温情。
憩园的蔡老伯、*阿姨的家,是我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温暖去处,每次去憩园,总能得到他们全家人的热情招呼和深情款待。每到饭点,阿姨老伯总是热情地招呼着我上他们的饭桌吃饭,给我在饭碗上夹上各种各样的好菜,笑眯眯地看着我吃完,目光和脸上都带着慈爱。吃完饭,蔡峻妹妹一壶热茶沏出来,一盘水果端上来,几包零食递过来,趁着她们难得有空的间隙,就一起坐在身边聊各种感兴趣的话题,从不觉得时光漫长。等我离开,阿姨总会悄悄帮我备好各种东西让我带回家,除了每次都会让我带的家里的馄饨,还有地里刚收回来的南瓜、山芋,树上摘下来的柿子、橘子,菜地里特意去摘回来的新鲜的蔬菜,鸡鸭棚里刚刚捡回来的鸡蛋鸭蛋,还有老伯亲手腌制的泡菜、阿姨特意包裹的粽子、小蔡妹妹泡制的香辣鸡爪等等各种各样,从不让我有空手回家的机会。
楼下的*阿姨、敏亚她们一家,也是我们温暖的大后方。我们家晾晒在阳台上的东西吹下楼去,阿姨便帮我们收好洗净。知道我们平时工作忙,有时来不及准备饭菜,*阿姨就经常为我们“加餐”,有时和我们一起分享从乡下带过来的新鲜的蔬菜,有时做好了肉塞面筋、红烧牛肉、红烧鲫鱼等各种菜品让我们下班回家的时候去拿。有时就直接把我们叫到她们家去吃晚饭。知道萌萌爱吃粢饭糕,每隔一段时间,*阿姨便亲手做好十几、二十来块粢饭糕小心地用保鲜膜包好,让我们下楼去取回来放在冰箱里,慢慢做给萌萌吃。
楼上的小燕、楼下的笑虹,都是我们的“中国好邻居”。小燕不光经常跟我们分享她妈妈做的团子和酒酿,还经常把做好的饭菜端下来给我们吃。有一次周末,她知道我有点累,一早就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