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利茅斯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笃志前行,虽远必达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米 [复制链接]

1#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首先,我代表新闻学院全体教职工对新生入学表示热烈欢迎。同时也向全体老师送上教师节的祝贺和祝福。

想必各位同学对复旦新闻学院已经有了不少了解:这所新闻学院有九十多年历史、是跨越新旧中国两个时代、从未中断办学的新闻教育机构,被称为中国现代新闻教育重要的奠基者和领航人。在这所学院先后毕业的学生已有数万人。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时期,从这里走出一批又一批各方面杰出人才:几十位省部级领导干部,数以百计的社长、总编辑、台长以及新闻教育机构的掌门人,还有难以统计的优秀新闻工作者。中国新闻最高个人成就奖“长韬奖”中,很多来自复旦大学;我院毕业生在其中更是名列前茅。

同学们,当我们进入复旦新闻学院这个大家庭时,都会真切地感受到近百年来一代代复旦新院师生创下了雄厚基业,也都会分享复旦新闻人的荣耀与恩泽。

每年一度的新生入学我们都会在这里举行隆重的迎新典礼。我们都意识到,从这一刻开始,你们又到了人生转折的重要关口。与你们一样,老师们也在思考:在未来的几年学习生活中,我们能为同学们提供怎样的指导和帮助。

在新生入学前夕,学院召开了新学年工作会议,回顾了复旦新院的历史,总结了这几年办学的经验,做出了未来五年学院建设的规划。老师们的共识是:面对新时代“百年未有之变局”,面对国家改革发展的新形势,面对中国新闻事业的深刻变革,我们复旦新闻学院应该坚守什么,改进什么,建设什么,发展什么?老师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表达了一个共同愿望,这就是在中国崛起、民族复兴的新时代,我们有责任为国家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有责任帮助同学们打下坚实的新闻专业功底、增长新闻实践的本领,使同学们在建功立业成长成才的道路上,走得更好,走得更稳,走得更远。

在这里,提出三点希望,与大家共勉。

第一,复旦学子应该有浓厚的家国情怀。作为院长,我常常翻阅教师名录和校友名录,并从中探寻教育的意义和价值。如前所说,从许多优秀的教师和校友身上,我们看到,尽管他们从事的工作不同、岗位不同、人生经历不同,但有一点是共通的,那就是,他们的成功和成就,无一不是将自己的奋斗附丽于民族解放复兴、国家繁荣富强的伟大事业之中。当然,有些教训也告诉我们,个人的前程与国家利益相脱离、相游离,甚至相分离,结果往往是一路挫折、百事难成,甚至一塌糊涂。没有一个人可以一帆风顺,但方向不能错,目标不能偏,把握好这个根本,就会在克服困难中,笃志前行,虽远必达。

我曾经作为记者,走访过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包括战火中的前南斯拉夫波黑地区、苏东剧变后的俄罗斯和罗马尼亚,极度贫困的尼泊尔和持续动乱的缅甸等等。突出感受是,个人的命运始终与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贫困让人没有起码的尊严,动乱让人充满忧伤和恐惧,战争使人的生命犹如蝼蚁、草芥,国运衰落令人沮丧和无助。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修、齐、治、平”的大智慧,因为我们懂得,国家好,每个中国人才能活出人样,活出精彩。把国家建设好,个人才能过得更好。不论时代发生怎样的变化,我们都会珍惜和崇敬那些心系祖国的志士仁人、革命先烈和英雄模范。我们应立志做一个忠诚于自己的祖国,尊重民族文化,弘扬优良传统的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第二,复旦学子应该坚守新闻理想。新闻教育和新闻业态快速更新、急剧变化,使新闻教育面临着极大的压力。一方面,传统新闻媒体正在经历艰难的转型;另一方面,新闻教育的与时俱进也面临着体系再造。有人说,新闻职业似乎已经失去了昔日的光鲜。必须承认,一篇报道可以具有洛阳纸贵的轰动效应,一次采访可以使记者名满天下,这样的现象在当下似乎难得一见。学新闻,干新闻,还有没有前途?这同样是我们师生们都要面对的问题。我们必须正视这种变化,但绝不应失却新闻工作者应有的理想。新闻事业变化的是形态的变化,不变的是新闻工作者担负的社会责任;我们工作的价值就是守望公平、捍卫正义。新闻媒体变化的是传播渠道和方式变化,不变的是凝聚共同理想,引领社会向前向上;我们工作的意义是为国家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媒体格局变化的,是新时代所呈现的全社会共同参与新闻生产过程,不变的是专业新闻工作者依然肩负的责任,我们必须满足受众对于社会信息和时代脉搏永恒的关切。国家正本清源、拨乱反正,离不开我们的勇气;全面改革、建成小康,离不开我们努力;中国崛起、民族复兴,同样离不开我们的奋斗。从这个意义上说,学新闻不仅是一个专业,干新闻不仅是一个饭碗,而是有良知的新闻工作者,对于国家民族的担当,对文明进步的呼唤,对科学与知识的敬畏,对新闻事业的热爱,对工作和职业的尊重,对探索与批判不懈的追求。

我想利用这个机会,特别对新入学的硕士生、博士生提几点建议:

一、从“知”到“识”,这是学习生活的一次升级。求知的根本,是为了提升对社会生活的见识。没有知或很少知,无以为识或难以达到深刻的识。从这个意义上说,从系统读书学习,到综合归纳生成新的思想观点,是必然过程。我们的要求是,研究生必须有更专业的定位和更强的研究能力,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二、从“知”到“识”是从书斋走向社会实践的重要一步。无论从事新闻工作,还是从事研究、教学,抑或是从事与之相关的其他工作,都必须解决应用的问题。我们常说,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大地不是空中楼阁,而是要完成耕地、播种、浇水、施肥、收割等一系列动作。是记者就得拿出作品,是研究工作就拿出成果,其他工作也要拿出实绩,完成从学习到创造的关键一跳。

三、从“知”到“识”的标志,是从必然到自由的一次飞跃。从临摹阶段到自主创作,关键是要有自己的东西。要努力克服范式、思维、文风同质化。不少老师提出现在的论文写作,无外国文献、外国理论不成其为论文。这是一种偏见。还是要立足中国的实践,写出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研究中国真问题的论文。这一点,也提请指导老师们给予高度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