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利茅斯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软实力,中国投资机构的最大命门 [复制链接]

1#
儿童患白癜风的原因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390760.html

年前,法国*治思想家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说道:“昔日的君主只靠物质力量进行压制,而今天的民主共和国则靠精神力量进行压制,连人们的意志它都想征服。”上世纪90年代,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进一步提出“软实力”概念,强调通过吸引而非强迫或收买达到目的。中国打造国际“软实力”的步伐早已加速。年6月,57个国家的代表齐聚北京,亚投行宣布成立,外媒体把这个日子称为“中国世纪的里程碑”。对于私募股权行业来说,亚投行本身也可以是母基金和GP的重要出资人。年12月,亚投行宣布董事会已批准投资两只私募股权基金:中信资本泛欧亚基金和SUSI亚洲能源转型基金。亚投行将通过基金促进私人资本进行基础设施投资,并为基金的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做出贡献。随着私募股权行业主要矛盾的变化,ESG等先进投资理念的引入,以及年轻一代人才的需求变化等因素,中国投资机构也进入了比拼“软实力”的新时代。

作者丨孔小龙母基金周刊创始合伙人

投资机构“软实力”

传统的“募投管退”理论,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的时代变化。如果说“IRR”、“DPI”、“IPO”等业绩指标,以及资产管理规模等是投资机构的“硬实力”,那投资哲学、品牌价值观、投资人关系、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及社会影响力等无形资产就是投资机构的“软实力”。

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提升机构“软实力”:

一是募资软实力。国内私募股权行业“马太效应”越来越严重,正处于优胜劣汰的残酷清洗期,在从“个人LP时代”到“机构LP时代”的剧变中,未来能够活下来且活的好的机构,一定是具备良好募资策略、优秀募资人才、强大机构LP资源,形成了强大募资系统能力的机构。

二是投后软实力。传统的投后管理,是以给项目提供“增值服务”为核心,募资寒冬引发了投后管理的一次重大变革:以“退出”为导向的投后理念开始深入人心,以“退出”为核心能力重组投后团队成为重点。

三是品牌软实力。未来投资机构的品牌建设,应该从面向项目为核心,到面向行业和LP为核心进行转变。一篇文章、一个专访,受众是创业者、还是行业和LP,要表达的东西是不一样的;机构的年会,受众是Portfolio还是LP,也需要不一样的策划。品牌到达一定高度之后,会形成鲜明的品牌调性和突出的品牌核心价值观。

四是人才软实力。疫情期间,投资暂停,一些投资人才的时间突然变得不值钱了,而募资人才和投后人才却倍加繁忙。投资机构正经历从投资人才为核心,到全面发展为核心的转变。如果投资机构在追求投资回报的同时却在雇佣人才方面大打折扣,结果只能是将机构资产推进巨大的风险中。

五是风控软实力。瑞幸造假事件就让我们见识了,整个“中概股”乃至整个中国资本,在外部风控上的脆弱和不堪一击,可能需要长达几年的时间,才能逐渐消化这些不利的冲击和影响。

正在变化的“主要矛盾”

恒大集团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说:“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疫情后日益强烈的报复性消费的需求,和口袋里没钱之间的矛盾。”

资管新规之前私募股权的主要矛盾,是一二级市场资产价格倒挂和中外资产价格倒挂。当前私募股权的主要矛盾,是投资机构在最好的VintageYear大肆抄底的需求,和募资寒冬之间的矛盾。

对头部机构来说,“冬天”是狩猎最好的季节。卖方市场终于变回了买方市场,他们集中资本,精挑细选,加大筹码,许多头部投资人一边嘴上说着冬天,一边心里偷着高兴,但这其中大部分都是美元机构投资人,人民币投资人不是在募资,就是在去募资的路上。

不光本土头部美元机构在狩猎,许多外资机构纷纷选择在北京和国内设立资管机构或者“抄底”中国资产。证监会自年4月1日起取消证券公司外资股比限制,高盛集团获准对高盛高华持股比例将从33%增至51%,摩根士丹利对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的持股比例将从49%升至51%。

在疫情期间,全球知名投资机构橡树资本在北京设立公司,这是《外商投资法》今年1月1日实施以来,首家在中国境内以英文名称注册的金融机构。英国最大人身险公司保诚集团合资资管公司落地北京,成为今年以来在京落户的第一家合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

人民币募资寒冬和美元LP的强势,共同导致了投资机构募资系统、投后系统、以及品牌系统的新变化。

天才为何成群地来

中国创投发展了20多年,有很多天才投身其中,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近日美国《福布斯》杂志公布的年“全球最佳创投人”榜单中,7位中国投资人跻身20强,沈南鹏连续三年蝉联全球第一,他们其中不少人当年是各种竞赛冠*,甚至名校“少年班”出身。

改革开放后才出生的新一代“天才”们,受到的国内外经济差距的冲击,远没有上一辈人那么大,今天的北上广深,现代化程度已不输任何发达国家。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从低到高依次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种需求。如果说20年前人们自我实现需求的衡量标准主要是金钱,那显然今天自我实现的衡量标准更加多元和高级。

当然风险投资行业不能只靠几个“天才”来支撑,当我们把“天才为何成群地来”这个问题的外延扩大,变成“人才为何成群地来”,那么除了金钱方面的投入之外,更加理解和尊重年轻一代人才的需求变化,才是核心。

机构要尊重新一代人才的不同诉求,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设计合理的薪酬制度、创造开放平等的办公环境、对女性员工的尊重、同事之间健康的竞合关系、管理制度的灵活性、愿景使命价值观的统一等,都是很重要的因素。

对于GP来说,人才竞争的环境更加凶险。当人才进入创投行业之后,首先面临的就是LP的截留。当LP开始直投,与GP形成一定的竞争关系,对于人才的吸引力之战也开始酝酿,市场对GP提出的人才投入要求就变得急迫起来;而当LP的人才想要流动的时候,做惯买方的他们,大部分不想去卖方。

为我所用,不一定为我所有。如何让离职员工依然能发挥价值?如何用好第三方服务机构?如何让LP的人才为我所用?这些都是GP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时代的一粒灰,机构的一座山

机构有限合伙人协会(ILPA),于年发布了《私募股权投资原则》,反映了有限合伙人对制定更有效的条款的需求、对提升普通合伙人治理水平和透明度以及更能体现有限合伙人利益的管理费结构的特别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