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利茅斯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SUSTech科研说微塑料是什么两位女教 [复制链接]

1#

特别小的东西也可以给人类带来特别大的影响吗?或许你已经知道了,病*就是那么一种可以凭小身躯拨动大环境的存在。

但这篇文章将带你解密另一个小不点。它们比病*要大些,却又比芝麻粒要小些。那就是:微塑料。

最近,来自南方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教授们在微塑料领域接连发表了相关文章,对微塑料的传输方式和环境影响进行了探讨。我们的采访正是从这几篇论文展开。当然,这可不是什么“塑料论文”。

“微塑料”的概念在年由英国普利茅斯大学的汤普森等人在《科学》杂志中首次提出。微塑料泛指直径小于五毫米的塑料颗粒,其化学性质稳定,能在环境中存在百千年之久。微塑料是当前环境领域的热门话题之一。随着越来越多的学者将目光聚焦于微塑料的传播途径、降解、生态环境效应等问题上,各个方面的报道和学术论文呈井喷式增长。

它们简直无处不在,可谓是纵横三界的存在。目前,在水体、土壤、空气中甚至在生物内都能检测到微塑料的存在。它离我们很近,从生活中常见的化妆品、洗面奶、食盐到人的血液、胎盘中都可以发现微塑料的踪迹。

与“白色污染”塑料相比,微塑料具有尺寸更小,传播路径更远等特点。这些特点都大大增加了其防治的难度。国际已将微塑料界定为新型污染物,其在环境中的快速累积也成为当前最紧迫的环境问题之一。

近日,南方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傅宗玫课题组在环境科学领域期刊EnvironmentalScienceTechnology发表“EfficientatmospherictransportofmicroplasticsoverAsiaandadjacentoceans”一文,揭示了大气输送是陆地-海洋微塑料的重要传输路径。

(点击图片查看论文详情)

此前,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唐圆圆团队和助理教授夏雨团队在环境科学领域顶级期刊WaterResearch发表题为“Typhoon-inducedturbulenceredistributedmicroplasticsincoastalareasandreformedplastisphere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