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末,日本扩张海*的野心逐渐膨胀。但是受到财力和技术限制,还没有能力自造或者外购大吨位的*舰。于是,日本海*决定先购入一些低成本的舰艇,以尽快扩充海*实力。
年,南美洲国家智利与玻利维亚、秘鲁,因为争夺硝石矿而爆发了战争。为了充实*力,智利海*向英国阿姆斯特朗公司订购了一艘*舰,取名阿图罗·普拉特号,于年10月2日开工。后来智利*队以压倒性的胜利取得了战争优势,对武器不怎么需要了,于是,智利便单方面解除了购舰合同。可是阿姆斯特朗公司却坚持继续建造,该舰年8月11日下水,并于年8月竣工。
当时有能力出口*舰的都是欧洲国家,所以筹建新式海*的清朝与日本,都是到欧洲各海*强国考察购买*舰。年,大清北洋水师从英国购入超勇、扬威2艘快速巡洋舰。而智利爽约的阿图罗·普拉特号与这两艘舰都是同型号,出自一个设计师,属于姊妹舰,后来被日本海*看中。经过一番操作,最终于年6月16日,日本海*以8万英镑的价格买下该舰,在年9月19日,*舰开回日本横滨。
新舰名字取自日本九州地区的故称,命名为筑紫号,年10月27日设定为三等舰。筑紫号排水量吨,乘员人,舰长64米,全宽9.7米,吃水4.1米,动力为四台锅炉的往复式双轴蒸汽机,输出功率马力,载煤吨,最高航速16.5节,这个速度在当时可是够快的;武器配备还是比较强,2门单装主炮口径达到毫米,还有毫米单装炮2门,76毫米单装炮1门,鱼雷发射管2具。
筑紫号与大清北洋水师超勇、扬威2艘同型号舰的设计理念,是英国船厂一次尝试,既以较低成本的船体,能够承受较大铁甲舰的炮火攻击,并且以自身高速机动的优势去攻击相对速度较慢的对手。通俗点讲就是为了便宜和高速,而将舰体装甲尽可能减弱。因此,筑紫、超勇和扬威的舰身是采用木壳,外面仅包厚度只有2.5-0.68厘米的钢板。
事实上英国皇家海*根本不认同这种设计理念,没有向船厂订购此类舰只。于是,日本海*和大清北洋水师就成了试验品,并且在十几年后的甲午海战中,超勇、扬威2舰很快沉没,证明英国船厂设计是不成功的。
年爆发的中日甲午战争,因为日本联合舰队有了十几艘大型铁甲舰,所以筑紫号这种木壳包铁的弱舰,并未直接参加海战,但是却被任命为支援地面部队炮舰中队的旗舰。筑紫号曾在年9月,率领本队舰艇在朝鲜大同江上,用舰炮火力支援进行平壤战役的日*。
年八国联*侵华战争中,筑紫号先后在厦门和上海驻扎,以保护当地日本侨民的利益。年日俄战争期间,筑紫号已经是艘老舰,只能作为运输舰,而支援进行对马海战的本国舰队。战后筑紫号改为鱼雷训练舰,一年多后的年5月25日,该舰除籍。
筑紫号退役后,成为杂役船工作至年12月21日,才彻底报废。年,该船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