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有哪些症状 http://news.39.net/bjzkhbzy/171129/5885336.html葡萄牙是西欧的小国,在欧洲的历史上从来不曾辉煌过,为什么在大海航时代,却拔得头筹,率先征服了亚洲?葡萄牙是一个穷国,却在反对阿拉伯占领的斗争中,最早建立集权制的民族国家,这就使它有了扩张的动能。葡萄牙要推销国内的葡萄酒、橄榄油等商品,改变它在西欧国际贸易中的不利地位,最迫切需要的是*金。欧洲的金矿很少,*金供应严重依赖非洲,当时主要靠从西非穿过撒哈拉沙漠的商队运来。要取得撒哈拉以南某个地方的*金,或者夺取北非的一些贸易中心,或者直接与撒哈拉以南的*金产地建立联系。对此,葡萄牙有天然的地理优势。
葡萄牙人在南亚和东南亚的成功,刺激了其进一步到远东去扩张。他们既理直气壮,又恬不知耻:心态之一,宗教上的正义性,代表上帝来征服异教徒的土地和财富。心态之二,实实在在的物质财富的诱惑,从*金到香料,以及其他的货物转输贸易利益,使其欲壑难填。
葡萄牙人在东方的统治可分为几种形式:1、葡萄牙人拥有绝对主权的真正的殖民地,有果阿、莫桑比克、马六甲和第乌(Diu)等;2、主权属于当地土著人国王,他们是葡王的盟友或纳贡人获得葡萄牙保护,葡萄牙人修建要塞或居民点、普通商站或官署,波斯湾到印度海岸一带的多数地区属于这种情况;3、完全从属于当地所在国统治者意志而主权彻底独立于葡萄牙王权之外的殖民地,这就包括葡萄牙人年建立的定居点,广州附近的澳门。
葡萄牙人初来广州挑衅,被明朝官兵击败,声名狼藉。明朝严加防范,为什么他们就有机可乘了呢?《明史·佛郎机传》透露了其中一个奥秘。原来广东省文武官的“月俸(薪俸)多以番货代”,广东地方官收入的相当一部分是用外贸物品的“抽分”(按比例向进口货物征税)来获取的。“至是货至者寡,有议复许佛郎机通市者。”严厉的海禁*策,“番舶几绝”,使得进口断绝,财路也就断绝了。
年,两广巡抚林富(~)奏请准许佛郎机(葡萄牙)在广州贸易,原因是,“粤中公私诸费,多资商税,番舶不至,则公私皆窘。”他提出准许佛郎机互市有“四利”:
“祖宗时诸番常贡外,原有抽分之法,稍取其余,足供御用,利一。两粤比岁用兵,库藏耗竭,籍以充*饷,备不虞,利二。粤西素仰给粤东,小有徵发,即措办不前,若番舶流通,则上下交济,利三。小民以懋迁(贸易)为生,持一钱之货,即得辗转贩易,衣食其中,利四。助国裕民,两有所赖,此因民之利而利之,非开利孔为民梯祸也。”
林富以*绩优良、抗倭护疆著称,他的奏疏说的是实情。可见,葡萄牙之得以在澳门从事经贸活动,明朝广东地方官的支持是重要原因。
也有人提出把在澳门经商的葡人迁往外海,年两广总督张鸣冈(~)的意见具有代表性。他说:“壕镜(澳门)在香山内地,官*环海而守,彼日食所需,咸仰于我,一怀异志,我即致其死命。若移之外洋,则巨海茫茫,奸宄安诘?制御安施?”他的意思是在澳门,我们尚可掌控,迁移到外海,则难以控制了。这个意见获得了朝廷的同意。
葡萄牙人入居澳门后,很快便形成以澳门为中心的海上贸易网络。这条贸易航线是当时最长的国际贸易航线。它既是葡萄牙远东商业利益的生命线,同时亦是葡萄牙实现其东方保教权的运输线,充当运送传教士、欧洲传教经费和欧洲珍奇物品,以及联系中国传教区与欧洲的通道。利玛窦等传教士无不是从这里进入中国内地的。
年,趁着清*府被欺压的局面,葡萄牙也强迫清朝签订《中葡友好通商条约》,葡萄牙获得“永驻管理澳门”的权利,可见葡萄牙的“司马昭之心”,妄图通过澳门一步一步占领中国。
但是葡萄牙却没有考虑到殖民中国早已超出了自己的能力范围,所以葡萄牙在占领澳门之后,对于庞大的中国,始终没有采取进一步的措施,而后美国、法国逐渐取代了葡萄牙的强国地位,把葡萄牙远远地甩在了身后。新中国的崛起也促进了年的澳门回归,而曾经的世界强国葡萄牙,已经沦落为人均2万美元的二流国家。其实,在历史上还有荷兰、西班牙等海上强国都想吞并中国,但是他们现在都已经不如中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