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看白癜风哪最好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zn_bjzkbdfyy/来源:易简财经
前两天全国多地降雪,我的朋友圈不仅出现故宫红墙白雪、黄山雪松等美景,也有一些糟心画面:
大雪天开车还遇到加塞的;
出门迎着刺骨寒风骑车去搭地铁的;
花近两个小时上班,身子跑热了,睫毛冻成霜的……
中国人苦通勤久矣。
有研究说,通勤时间45分钟以上,5年内离婚率高四成。
看来,选套方便上班的房子,不仅自己住得舒心,还能维护家庭稳定和谐……
一份城市规划《一个纽约——规划一个强大而公正的城市(-)》提到,要把45分钟以内通勤人口比重提高到90%。
这个指标,也成了伦敦、新加坡、上海、南京等城市的发展目标。
但现实很残酷,中国绝大多数城市都做不到。
《年度全国主要城市通勤监测报告——通勤时耗增刊》(以下简称通勤时耗增刊)提到的我国36个重点城市,45分钟以内通勤人口比重只有76%,而且只有拉萨一个城市达到了90%。
比重最低的北京,快一半的中心城区通勤人口,通勤时间超过一节课。
全国主要城市45分钟内通勤比重/来源:通勤时耗增刊
如果通勤时间大于1小时,就属于超长时间“极端通勤”了。
有人会说,1小时以上通勤太平常了,特别是在一线城市、部分二线城市。
燕郊到朝阳、花桥到上海、凤岗到深圳,不都是1小时起步吗?
要是住在天津武清,每天高铁去北京上下班,通勤时间就要四五个小时——占了工作时间一半以上。
瑞典于默奥大学一项研究,较远的通勤距离,会让离婚率上升40%,还会让女性承受更大的精神压力。
通勤时间长,也意味着休息时间和锻炼时间的减少,对一个人的身体健康产生较大影响。
通勤时耗增刊研究表明,在36个中国主要城市中,超过万(占13%)的通勤人口,正在承受1小时以上的极端通勤。
全国主要城市60分钟以上通勤比重/来源:通勤时耗增刊
而且,这还没说被人推着走的拥挤地铁和移动比蜗牛还慢的大堵车:
图源:网络
这么上下班,哪来的幸福?
幸福通勤,一般是“以距离小于5公里的通勤人口比重作为衡量城市职住平衡和通勤幸福的指标”。5公里范围内可以通过步行、骑车甚至跑步、游泳的方式上下班,不必火急火燎赶公交车、挤地铁,确实相当幸福。
我国的“幸福通勤”,相当不够。《年度全国主要城市通勤检测报告》提到的36个城市,几乎每个城市都有一半左右的人无法享受到5公里通勤。
全国主要城市5公里通勤比重
通勤幸福,众人皆想。不过,工作地附近的房子,都好贵啊!
北京西城区二手房均价已经破10万/平了,朝阳、海淀等公司扎堆的区域,房价也是力争比天高。
北京二手房均价/来源:链家网
上海也不甘示弱,黄浦马上破10万。徐汇、长宁、静安等地的房价水平也不低,约莫打工人一年积蓄换一平米。
上海二手房均价/来源:链家网
深圳南山的房价破了11万,福田逼近10万。
深圳二手房均价/来源:链家网
广州的房价相对其他三个一线城市最友好。
不过,其中很大一个原因是广州住房供应量比较大。像CBD珠江新城的二手房均价,马上突破10万。
广州二手房均价/来源:链家网
因此,打工人只能往房价相对便宜的地方,也就是城市外围。
接下来,我们换一个更能体现房价对人的“驱赶”的维度——
房价收入比,衡量房价相对居民收入的合理程度,得出的结论是:
北京、上海、深圳、香港、广州5个城市房价收入比全球最高。东京、纽约、旧金山等城市都望尘莫及。
北京、上海和深圳的房价收入比都超过60,也就是说,家庭储蓄60年以上才能买到一套中心城区的普通住宅。
60年,也就要奋斗两代。难怪年轻人要凑6个甚至8个钱包买房。
资料来源:Numbeo、如是金融研究院
房价贵,房租也便宜不到哪里去。
去年的数据,从全国50个热点城市来看,要想在一线城市一个人租一套房,房租要占到收入的6成以上,北上深更是高达9成以上。
9成什么概念?月入过万,要拿出元租房,剩下元吃饭。连温饱线都过不了。
广州在一线城市里最低,甚至比杭州还低。
看来,广州是一线城市里对年轻人最“仁慈”的。
如果是合租要个单间,在一线城市的房租也要占到收入三到五成。另外,像三亚、海口等地,合租单间租金收入比也高达63%、53%,比一线城市高出不少。
来源:诸葛找房
从这张表里也能看出:
不要信北上深房租虽贵,工资也高,最后还是赚的假话。看看房租收入比,这3个城市都在50城里遥遥领先的。
研究表明,房租占收入30%以下才算合理。
就算租单间,50个城市里,北京、深圳、三亚、深圳、海口、杭州、南宁、天津、贵阳、长春、珠海、厦门、福州、佛山、中山都是超标的,广州超了1%,勉强符合。
中心区房价贵、房租贵,打工人只能往便宜的城市外围走。加上对应的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不尽人意,打工人从此过上极端通勤生活。
拿地铁通勤来说。
广州地铁营运里程在全国名列前茅了吧?但有些时候还是不方便。
例如,从广州东边的科学城到白云机场,坐地铁必须绕路,先往西到燕塘,再换乘往北,形成三角形的两边,耗时1小时11分。
如果自驾,完全可以走三角形的斜边,也就是最近的距离。这样即使堵车,也比坐地铁节省近半小时。
另外,要是小区附近没有地铁或者被地铁环绕,进地铁站也要花半小时左右。像这个位于广州主城区的楼盘,被周边地铁站包围,但距离都不近。到最近的五山地铁站步行半小时,自行车20分钟,公交20分钟,开车10分钟。
以上两种情况,可以用地铁“线网密度”来解释。
用年末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长度,除以各城市建成区面积,得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密度最高的为上海市,达0.71km/km2,其次为北京、南京、广州、深圳、重庆等地。
不过,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密度低于国外城市,如纽约、柏林和东京都。
大家可以通过以下两张图感受一下(密集恐惧症请跳过第一张图)。
东京地铁线路图
上海地铁线路图
我国地铁线网密度最高的上海,和东京比起来仍然相距甚远。
地铁有路网密度,公路也有。
和地铁一样,我国在公路里程方面穷追猛赶,仅次于美国,但密度却大幅低于美日。年,中国公路密度为.5公里/万平方公里,美国为.6公里/万平方公里。日本更可怕,在年就达到.3公里/万平方公里。
我们拿广州和公路密度较高的德国柏林主城区对比。
相同比例尺下,广州只能看到成片的楼房和小路。而在柏林,大路条条。假如在广州图中位置开车,堵车只能干等。而在柏林,前方堵车,完全可以在几十米内换条道避开拥堵。
广州主城区某地
柏林主城区某地
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的大城市,极端通勤仍然难以避免。
对购房者的启示是:通勤超过1小时的房子,要慎重购买。
《年度全国主要城市通勤监测报告》也给36个全国重点城市画了通勤范围——覆盖90%中心城区通勤人口居住于就业分布的空间椭圆。以椭圆长轴定义通勤空间半径。
这个圈,同样也是通勤的极限。
北京、深圳、重庆3地通勤半径达40千米,上海39千米,天津37千米,杭州33千米,广州31千米。
通过四大一线城市通勤圈可以发现,并不全在城市行政区内,还有一些相邻的城市,也能享受到它们的“通勤红利”。
这些地段,因此也成为楼市火热之地。
北京的通勤圈,把河北廊坊的燕郊划进去了;
上海的通勤圈,把苏州昆山的花桥划进去了;
深圳的通勤圈,把东莞的凤岗、长安多地,广州南沙和中山马鞍岛划进去了;
广州的通勤圈,更是把佛山部分主城区、顺德等地都划进去了……
四个一线城市通勤半径和通勤圈
这些被纳入通勤圈的地方,大多数成了一线城市的睡城。
混得好,还能承接一线城市产业外溢,导入其他城市很难吸引的人口和产业,实现产业升级和经济腾飞。
最典型的案例就是佛山,它的市中心距离广州市中心只有20公里,比很多广州区级中心还要近。
佛山也因此成为了接受广州辐射最强,也最受广州人青睐的居住城市。
今年上半年,东莞凤岗房价暴涨,多数小区近一年的房价涨幅达30%到50%。
虽然如此,凤岗的房价相对于深圳还是友好很多。
其他“睡城”也大致如此。马路的另一端,就是一线城市和高几个门槛的房价。而当地的房价、物价相对友好,环境、配套也好很多,成了不少在一线城市的打工人置业首选。
毕竟,打工人追求,无非是容得了灵魂,又放得下肉体……
参考资料:
《年度全国主要城市通勤监测报告——通勤时耗增刊》
《年度全国主要城市通勤监测报告》
21世纪经济报道:年轻人多被房租掏空?一线城市一居室房租占收入六成以上
前瞻产业研究院:年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市场现状及前景分析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智能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