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利茅斯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美联储启动加息缩表,手中持有的天量美债, [复制链接]

1#

美联储已经启动的加息进程,标志着疫情以来的宽松政策正式退出,其实美联储退出宽松政策是一套组合拳,加息只是其中的一环,一般分三步走,即先缩债(Taper),之后加息,最后启动缩表。

这里做个简单的科普,加息我们大家都已经很清楚了,那么什么是缩债和缩表呢?我们举个例子,假设美联储之前是一个正常且体态均衡的人,货币宽松时呢,通过大量购买美国的国债,来发行美元,这时候美联储就会慢慢地变“胖”了,资产也多了,但是负债也多了,太胖了意识到危险了,容易得“三高”啊,于是,首先要控制的就是资产和债务的规模,也就是Taper,减少购买美国国债,之后通过加息收回美元,而后,就开始“减肥”,重回正常,这个减肥之路就是“缩表”,即缩减资产负债表。

那么问题来了,美联储手里持有的天量美债,谁会成为接盘侠呢?

疫情以来,美国发行的这么多国债,很大一部分还是美联储自己手里,规模高达5.6万亿美元,其实就是左手倒右手,手里拿着这么多美债,又没有海外来国家来接盘,美联储也着急啊,因为美元都出去了,在市场上泛滥,反而给国内造成了严重的通货膨胀。

美联储于5月5日宣布大幅加息50个基点,同时宣布即将于6月份启动缩表。预计到9月,美联储将每月减持高达亿美元,分为亿美元的国债和亿美元的MBS。

市场预计,按这样的缩表速度,美联储每年缩减幅度将超过1.1万亿美元。最终将在本轮紧缩中累计抛售5万亿美元,最终降至4万亿美元,回归正常。

事实上,美联储这一系列的货币操作,也是无利不起早,表面上看是为了应对通货膨胀,实际上,美联储也将会在这一货币操作中获利。简单的理解就是,通过低息放出美元,然后又在利息高的时候收回来,这也是他们多年的习惯性操作。

我们之前的内容讲过,目前美债的海外最大持有都是日本和中国,美债也是世界各国外汇储备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过现在情况发生了变化,今年,2月,全球央行净抛售了高达亿美元的美债。中国作为美债第二大海外持有者,从去年12月一直到今年2月份,已经连续3个月净减持美债规模高达亿美元。相较于最高点时的1.31d万亿美元,已经减持超过20%,而且日本也在减持美债的路上,由于近来日元的大幅贬值,日本央行表示,将在必要的时候,无限量购买日本国债,这立明,日本央行的外汇储备中,美债资产可能会进一步下降。

俄罗斯高峰时期的美债资产高达亿美元,不过到年底基本已经清空。不仅如此,就连石油美元的主导国沙特也在大幅抛售美债。沙特在今年2月减持了27亿美元的美国国债,目前持有亿美元。而自去年2月以来,沙特已经开始由此前的亿美元,累计共减持了亿美元,总减比超过12%。

要知道,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正是基于沙特与美国签订的用美元结算石油的协议,才得以使美元持续占据全球主要大宗商品结算货币之锚的地位,并维系着美债作为全球多国央行外汇储备的地位。而沙特持续抛售美债的现象说明石油美元美债这一有机循环正在面临严重的冲击。

发现截至目前,中国、日本、沙特、以色列、德法等欧元区19国、英国、俄罗斯、印尼、马来西亚、泰国、伊朗、安哥拉、委内瑞拉、伊拉克、科威特、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亚美尼亚、吉尔吉斯斯坦、土耳其、卡塔尔、阿联酋、印度、越南、匈牙利、巴西、南非、罗马尼亚、瑞典、新加坡、加拿大、瑞士、古巴、尼日利亚、缅甸至少54国已开始用包括大幅减美债,开发主权加密货币,以及增加非美元储备等方式而去美元化了。

这背后的原因正是世界各国已经看明白了,美元资产并不可靠。外加俄乌冲突,美国冻结了俄央行海外美元储备以后,更加坚定了各国去美元化的进程,为降低风险,将外汇储备多元化,加大黄金的购买力度,都显示出,美债在海外需求在锐减。

既然美债在海外没有了市场,谁会接手美联储“瘦身”的美债资产?答案可能是美联储的成员银行。在美国的家商业银行中,约有38%(约家)都是美联储的成员银行。

一定规模的存款机构需要向联储缴纳3%或是10%的准备金,为贷款提供保障。经过两年的大放水,银行已经拥有了大量廉价资金,在法定存款金要求以外,到年底,已经积累了超过4万亿美元的超额准备金。如果成员银行需要从美国财政部购买更多的国债,它们的流动性自然也会因此下降,超储减少,贷款规模也会受到影响。对抑制通胀也能起到正向作用。

从以上数据来看,随着世界名国启动去美元化。对美债的需求也会随之减少,那么美元加息缩表对世界的影响也将越为越小,最终这一切的影响可能都要其国内来承担,靠着这一招收割世界也会越来越难了。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