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兽按:前天读到武志红的一篇文章《孝道是人性的逆袭》,他引用英国心理学家温尼克特的话说:孩子以自己的感觉为中心而构建起来的自我,是真自我,是生动而流动的,放松,专注,并天然地富有创造力。相反,孩子以妈妈的感觉为中心而构建起来的自我,是假自我。孝道,就是在鼓励孩子发展假自我,是以父母的感受为中心,成为父母期待中的那个虚假的人。
相信许多书友对温尼克特应该还不大熟悉,我觉得非常有必要推介一下他。D.W.Winnicott生于年,年去世。一般翻译成温尼科特。
在弗洛伊德之后的精神分析流派中,温尼科特具有非凡的创新精神和独特的视角。他远离了弗洛伊德对本能的强调,撰写了大量著作,阐释母亲与孩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如何滋养或阻碍孩子发展,他在英国BBC的无线广播节目中帮助了成千上万的父母,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孩子的情绪世界。
温尼科特天性谦逊,拥有敏锐的直觉。他极善于发现他人的优点,发掘每个人身上潜在的创造力,他善于在包容和安全的环境中帮助他人满足内心真实的需要,从而艺术地化解矛盾,而非艰难地行走在技巧之路上。温尼科特的思想和逸事为后人乐道。
温尼科特是一名儿科医生,也是一名精神分析师。他出生在英国德文郡普利茅斯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父亲弗雷德里克爵士是一名商人,母亲伊丽莎白·玛撒。年,温尼科特与艾丽丝·泰勒结婚,年离婚。同年与埃尔希·克莱尔·尼莫·布里顿结婚。克莱尔是一名精神病学社会工作者,也是一名精神分析师。
温尼科特在普利茅斯度过了他的童年。在有名气有影响的临床心理学家里,没有几个人的童年是平静的,但是温尼科特很幸运,成为那少数几个之一。长大一点之后,他决定作医生,就开始研习医学,先后就读于剑桥利思中学和剑桥大学基督学院。一战期间,他在一艘英国驱逐舰上做实习外科医生,暂停了学业,到年才结束学习。年,也就是他第一次结婚的那年,他在伦医院谋得职位。在这里,他作为儿科医生和儿童精神分析师,一直工作了40年。
温尼科特崭露头角之时,安娜·弗洛伊德的追随者正在跟梅兰妮·克莱茵的追随者干仗,争夺谁才是弗洛伊德真正的衣钵传人。在二战结束时,各方终于妥协,形成了三个精神分析支流,总算是彼此稍微客气一些。这三个派系就是:弗洛伊德派的,克莱茵派的,还有中间派。温尼科特就是中间派的。
他的职业生涯涉及了精神分析和心理学中很多重要人物,不仅有克莱茵和安娜·弗洛伊德,还有很多布卢姆茨伯里的人物,比如詹姆斯·史崔奇,R.D.莱恩,马苏德·汗,最后这位是个有钱的巴基斯坦流亡者,同时也是一名很有争议的精神分析家。
温尼科特治疗了大量具有精神困扰的孩子和他们的母亲,在这过程中,他积累经验,构建了自己最有影响的那些概念。比如说,对治疗至关重要的“抱持性(holding)环境”(有的地方翻译成容忍),还有“转换性过渡性客体(transitionalobject)”,这个东东所有的父母都知道,只不过不是以学术名词的形式(英语里叫“securityblanket”,就是小孩子整天攥着不肯放手的东西,那东西提供给小孩安全感。Snoopy里的Linus不就是整天抓着一块小毯子吗。)。他在客体关系理论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年,他发表了论文《转换过渡性客体和转换过渡现象》,专门研究儿童常用来回避应激焦虑的那些非生命客体。
他的理论著述当中强调神入、想象,用支持他的当代哲学家玛撒·尼斯滨的话说,“在两个有缺点的人之间形成爱,非常了不起的过程”。“足够好的母亲”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母亲不可避免地具有缺点,但是一般来说她总是足够好,她的孩子可以正常地长大。
温尼科特天性谦逊,拥有敏锐的直觉。他极善于发现他人的优点,发掘每个人身上潜在的创造力,他善于在包容和安全的环境中帮助他人满足内心真实的需要,从而艺术地化解矛盾,而非艰难地行走在技巧之路上。
年,连续的心脏病发作结束了温尼科特的生命,遗体在伦敦火化。
温尼科特的著作:
()《儿童障碍临床笔记》
()《小猪:对一个小女孩的精神分析记录》
()《游戏和现实》
()《剥夺与不良行为》
()《家是我们启程的地方:随笔》
()《持抱和解释》
()《婴儿和母亲》
()《人性》
()《成熟过程和促进性环境》
()《家庭和个体发展》
()《儿童、家庭和外部世界》
()《与病人交谈》
()《思考儿童》
生平
年:出生在英国普利茅斯的一个有教养的、信仰新教的家庭。
年:一战中断了他的医学教育,成为一名医助人员。
年:开始找詹姆斯·斯特拉奇给自己做精神分析。医院医院分别获得职位。医院,他从事了40年的儿科医生和精神分析师的工作。
年:开始在英国BBC电台做系列节目,一直持续到年。
年:研究流浪和贫困对儿童的影响。
~59年/~68年:担任英国精神分析协会主席。
年:在伦敦去世。临终前在记事本上写下祈祷:“噢,上帝!让我死后如同生前!”
标题:孝道是人性的逆袭
作者:武志红
来源:武志红(
在该书第二章《清除心中的陈迹》,克氏和博姆探讨到空无就是宇宙心,亦即当一个人的心念活动完全止息之后,便逐渐融入于无始无终的宇宙意识,也就是真正的创造力开始运作了;然而这开始又不具有任何时间性。博姆认为:这个看似稳定,可以触摸,可以看得见,听得到的世界,其实是个幻象。这个世界并不真的在“那里”——它是恒动的,有如万花筒一般。我们平常见到的事物秩序就像看电影似的,是一种言明的或开显的秩序,但这只是一种二手实相,另一种潜藏的秩序才是这二手实相之父。这另一种秩序,博姆称其为“隐含的秩序”(implicateorder),他认为所有表面的物质和活动都是幻象,这个现象他称之为“完全变易”(holomovement)。《超越时空》是以博姆的逻辑推演向克氏的主观体悟进行挑战和辩证,过程非常有趣。尤其是第九章《老化与脑细胞的关系》,认清头脑如果时常保持理性思考的活动,比较不易萎缩退化,但如果陷入了例行公事,就会逐渐变得迟钝。例行公事指的是一种机械化的、一成不变的思考模式,譬如持咒、冥想、传教、务农、朝九晚五上下班的生活方式等等,只要陷入机械化的活动里,就无法用到脑子所有的潜力了。因此克氏说:“那些经年累月枯坐冥想的人,可能是世界上最乏味的人了。其他譬如律师或教授之类的人也有相同特质。”如果思考者的心一成不变的话,理性思考也可能变成一种僵化的模式。太有保障的生活反而使人神经衰弱”。但我们周遭的人或我们自己,不都是在追求使人变得神经衰弱但很有保障的生活吗?接着克氏提出外在知识与心理上的知识必须做个区分,因为前者是生活里不可或缺的,后者却会造成脑子的萎缩。所谓心理上的知识,指的就是成见——对自己的成见以及对各种关系的成见。《超越时空》完成之后,胡因梦又花了两个多月的时间把克氏的《人类的当务之急》译成。她还想翻译《宝瓶同谋》这本重量级的新时代手册,但一个人的能力有限,她还是选择先引介神秘家的究竟真理,科学性的著作可以由更恰当的人进行翻译。后来找到了对于道、科学和文学都有敏感度的廖世德(阿德),由他翻译出了《宝瓶同谋》。多年后有些知识分子向她反映,这本书对他们的人生起了很大的启蒙作用。年初,胡因梦和友人Robert前往加州欧亥(克里希那穆提故居)寻幽访“圣”,途中经过旧金山的香巴拉书店,Robert向她推荐威尔伯的著作,并买了《恩宠与勇气》一书送她当礼物。但她看了看威尔伯凌厉而缺乏空间的眼神,便决定将此书暂时束之高阁。
年11月底,她剖腹产下女儿洁生,得了极其严重的产后忧郁症,三年中验过各种另类疗法之后,发现主要的病源出自剖腹生产和右边卵巢的畸胎瘤,不得已第二次开刀。就在开刀的前十天,她不经意中从书架取出了《恩宠与勇气》,没料到的是这本书竟然充分印证了她三年谷底经验中对生命的一些深层领悟。
威尔伯以惊人的归纳能力综合了心理学、心理治疗、神秘主义与东西方各大宗教的灵修传承,也统合了哲学、社会学、超个人心理学、人类学、神话学、经济学、生物学、物理学与知识史等等,形成了他独创的“大统一场理论”,从而被尊称为“意识领域的爱因斯坦”。受克氏教诲的影响,多年来胡因梦逐步卸除了知识的铠甲,空手直探意识的深渊。94年-97年三年间只翻译了一本克氏的《自由?爱?行动》(内地改名为《爱的觉醒》,年6月由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出版发行),但她看重这本记录真实生命经验的自传,威尔伯以其无比慎密的科学心思,解读了他与灵*伴侣崔雅之间不可思议的业力痕迹。他从无私的奉献中,真正体会了无我和解脱的第一义谛。她认为威尔伯在灵修上的体证已经处在见性阶段,他是除了克氏之外,第二位她真正想引介给国人的智者。
年十月初,《恩宠与勇气》翻译完毕。胡因梦很清楚地看到:受创治疗者(woundedhealer),就是她后半生要扮演的角色。在一个冷漠的都市里,和一群毫无利害关系的友人分享深刻的感受,逐步解脱自我中心的牢笼,建立起自知之明。一个缺乏自知之明的人,即使从事利他的工作,骨子里也可能只是把权力欲或其他的欲望包装成神圣济世的外貌;这样的人只可能剥削他人而不可能带来任何提升。所以克氏一直提醒:你就是这个世界;个人的解脱之道即是利他的菩萨道;自,他根本是不二的。目前为止,内地共出版胡因梦的译著十四本。以后还会陆续推出,简单地概括,这些书的主题就是人得学会自爱,从而才能爱人;建立自知之明,才能自由成长。
延伸阅读
1《般若之旅》(英)克里希那穆提著胡因梦译台海出版社年12月一版一次20元
2《生命的不可思议:胡因梦自传》胡因梦著东方出版中心年8月一版一次28元
3《克里希那穆提传》(印度)普普尔?贾亚卡尔著胡因梦译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年5月一版一次58元
4《世界在你的心中》克里希那穆提著胡因梦译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年4月一版一次15,册24元
5《超越死亡:恩宠与勇气》(美国)肯?威尔伯著胡因梦刘清彦译许金声审校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年3月一版年9月二次7,-12,册32元
6《平常禅:活出真实的自己》艾兹拉?贝达著胡因梦译海南出版社年7月一版一次24元
7《爱的觉醒》(印度)克里希那穆提著胡因梦等译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年6月一版年10月二次38元
8《无所事事的艺术》(法)薇若妮卡?魏纳著,爱芮卡?兰那摄影,胡因梦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年9月一版一次19.80元
9《与无常共处:篇生活的智慧》佩玛?丘卓著胡因梦译中国藏学出版社年8月一版一次5,册25元
10《当生命陷落时:与逆境共处的智慧》佩玛?丘卓著胡因梦译中国藏学出版社年8月一版一次5,册25元
11《转逆境为喜悦:与恐惧共处的智慧》佩玛?丘卓著胡因梦译中国藏学出版社年8月一版一次5,册25元
12《钻石途径系列之一:内在的探索》阿玛斯著胡因梦译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年8月一版一次10,册26元
13《钻石途径系列之二:解脱之道》阿玛斯著胡因梦译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年8月一版一次10,册24元
14《钻石途径系列之三:自我的真相》阿玛斯著胡因梦译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年8月一版一次10,册24元
年9月18日星期二12:45北京野兽爱智慧居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可收听荷兰yvonne老师录制的大脑活化之旅:全脑共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