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利茅斯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孩子微塑料的摄入量远超成年人,禁塑令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专家有哪些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如果大家现在去喝咖啡或者奶茶,就会发现吸管不太好用,原因是吸管勺子都变成了纸质的或者是木质的。

这跟我们现在的“禁塑令”有关,所以各个单位,都开始使用可降解的咖啡奶茶。

可是大家知道吗?塑料刚诞生的时候,其实是很受欢迎的。

因为塑料不但价格低廉,而且很方便我们的生活,在这之后,塑料开始大规模的使用。

正因为塑料的大规模使用,塑料带来危害开始逐渐显现,比如:常年不化的塑料袋,从动物身体里取出的塑料制品等等。

因此,我们开始慢慢管控塑料制品,直到现在的“禁塑令”。

然而我个人觉得“禁塑令”最根本的原因是发现了微塑料,这个微塑料就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当中,特别是塑料的食物器皿。

然而它的危害,我们是不明朗的,但是有人做过动物实验,长期服食微塑料的小白鼠会出现一些脏器的损害。

为什么不能研究微塑料的治病以及治疗呢?

这就要从微塑料本身说起,因为它是微小的颗粒,而且形状极不规则。

当它进入到人的身体的时候,我们无法预测它的动向,也不知道它会停留还是排出体外,所以十分的难缠!

人们一切的恐惧都源于对未知的不了解,对于微塑料也是这样。

人会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把微塑料吸收到身体里;

我们并不知道微塑料到底会给身体带来多大的危害;

塑料制品很难被分解,没有有效的控制手段;

孩子们的吸收量是成人的数倍。

这个时候妈妈们就会担忧了:那孩子怎么办,怎么能减少孩子的对微塑料的摄入呢?

其实只要了解微塑料的摄取途径,就能相对容易地减少微塑料的吸收。

微塑料这个概念是年,由普利茅斯大学的汤普森等人,在《科学》杂志上提出来的,一般是指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碎片与颗粒。

然而,微塑料的最可怕之处在于颗粒比较小,通常难以用肉眼来分辨,所以它会随着水,空气而被我们的身体所吸收。

有一个荷兰环境科学家艾伯特做过一项研究,通过对海鲜,水,空气中的微塑料调查发现:无论小朋友还是大人,每天的摄入量少则几十颗粒,多则超过10万个以上,最糟糕的状况下一年的摄入量可以造一张银行卡了。

有人说:微塑料这么难缠,到底什么东西中含有?我们预防总可以吧!

当然可以,但有的时候是防不胜防,并不能根除。

就拿洗衣服来说吧,脱离的衣服纤维里含有的微塑料会随着下水道排入大海,而我们回过头来再吃海鲜,则又把微塑料吃了进去。

空气当中也有很多微塑料的颗粒是肉眼看不见的,唯一能够减少微塑料的摄入就是在饮食和生活当中减少塑料制品,比如:用的一次性塑料餐盒,塑料吸管,塑料勺子等等。

这样看来,能够减少摄入的最直观的方法就是少使用塑料餐具。

对于宝宝正是身体发育的时候,过多的摄入微塑料,对他们的身体非常不利。

宝宝平时会遇到哪些塑料制品呢?

餐具:奶瓶,塑料餐盘,和勺叉。

玩具:很多玩具都是塑料的,特别是小宝宝们刚开始探索世界的时候就是用他们的嘴,然而他们会把一切可以往嘴里塞的东西都放进去。

衣物:现在很多衣物并不是纯棉的,或多或少都有塑料制品在里面。

先从餐具说起。

相信很多妈妈们都听自己的长辈说过,不要用太烫的水冲奶粉,塑料奶瓶有*,太烫了*素就会跑出来了。

其实还要加上一点,就算没有用太烫的水,微塑料也会析释出来,从而进到身体里。最好的方法是把宝宝的餐具换成玻璃,或者木质的,陶瓷的都可以。

有妈妈要有疑问了:奶瓶可以使玻璃的,但是奶嘴呢?

对于奶嘴我们可能无法解决这个问题,但是妈妈可以在消*奶瓶之后,用无菌水(指的是晾凉的开水或者饮用水)再冲洗一下奶嘴,这样被释放出来的微塑料会被冲走大部分。

另外,最好不要给孩子用带有吸管或者重力球的奶瓶,这样可以从根本上减少塑料制品的出现。

再说说玩具:玩具是所有孩子都需要的东西,并不能杜绝。那父母唯一能做的是在消*玩具之后,记得用无菌水再洗一遍,尽量在孩子玩耍的时候不让他们把这些东西放入嘴里。

最后说说衣服:很多妈妈都非常讲究,因此大部分人会给孩子买纯棉的衣物,这个习惯是非常好的。但是也有很多妈妈觉得孩子的衣服只穿几个月就小了,纯棉的更贵一些。但是要知道,非纯棉衣物当中有多少化纤的成分,那么就会有多少的微塑料被孩子吸收进去!

PS:

这里最想说,如果是母乳喂养孩子的宝妈们,这个时候一定不要因为方便省事而叫外卖。

外卖的餐盒大多是塑料制品,在高温情况下,微塑料的释放量高达几百万颗微米,是正常吃饭的百倍摄入量。

试想这样的微粒进入到母体之后,又随着奶水喂给孩子,影响会有多大,真的要尽量少吃外卖。

除此之外,也不要吃桶装的方便面,其过程就不用解释了,都是一样的道理。

现在社会带给了人们很多便利,但是同样也带来了很多困扰。如果塑料和我们的生活暂时无法分割,那就应该在这种情况下,把危害降到最低。

不只是不用塑料的餐具,还有很多方法能够降低人们对塑料的需求率,比如:出门买菜,可以用篮子,布袋子代替;就算外出也可以带着自己的餐具,水杯,减少垃圾的产出;把塑料制品放到相应的回收处。

这些都一点点潜移默化着我们的生活,如果大家都努力这样做,事情就并不难,同时这也是造福子孙后代的事情。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