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乌拉盖管理区积极推进农牧业“两转”步伐逐步实现“双赢”目标-焦点新闻-中国养殖
为大力推进农村牧区及农牧业“两转”步伐,全面实现生态保护与农牧民增收“双赢”目标,近几年来,乌拉盖管理区不断开拓思路,积极探索有效措施,从*策、投入、宣传、落实等多个层面做好工作,在牧区人口转移有序推进的前提下,初步实现了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的“三个转变”和生态保护与农牧民增收的“互促双赢”。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该管理区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有了“三个转变”。一是农牧业产业由种、养分离向种、养结合,种植业为养殖业服务转变。2006年,人工种草11.77万亩,其中新增以水为中心的基本草牧场0.8万亩,人工产草量2633万kg,占总储草量的52%,解决约29.69万羊单位的过冬饲草料问题。二是农牧业生产由数量型增长向效益型发展转变。2006年,继续大力实施以*牛改良、乌羊提纯复壮为主的家畜品种优化工程。据统计,全境二代以上良种母牛达8666头,占牛群总数的62.5%,较去年增长17.5%。牛的存栏数、母牛比重、能繁殖母牛比重等均有不同程度上升。同时,全面启动乌珠穆沁羊提纯复壮工作,普查鉴定种公羊10262只,合格率55%,新引进种公羊2565只。鼓励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全年实施免耕作业7.8万亩,较去年增加6.3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32.5%。三是畜牧业生产由自然放牧、超载过牧为主向落实“三牧”制度、草畜平衡转变。80%的牧户在越冬和接羔保育期间,舍饲圈养都在90天以上。划区轮牧面积约10.8万亩左右。同时,通过严格实行草畜平衡、种草增畜等多种办法,实现草畜动态平衡。2006年,秋季出栏牲畜38.6万头(只),畜均过冬储草量在230kg/羊单位以上,较去年提高5kg/羊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