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湾战争在世界战争史中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作为人类历史上第一场现代化高科技战争,海湾战争的发生标志着世界主流的机械化战争模式发生改变,传统机械化军队已沦为落后产物。可以说美军用这场小时的战争打醒了全世界。
海湾战争为何而起
海湾战争所处的波斯湾是世界上石油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这里也是掌控世界石油行业的命脉。巨额的财富也让这里成为了兵家必争之地,伊拉克和伊朗才刚刚结束了近10年的战争。
战争的消耗是惊人的,哪怕是对于中东国家这样的土豪来说。伊朗和伊拉克都曾在能源交易中赚得盆满钵满,但打仗花钱如流水,到了战争中后期,伊拉克已经背上了沉重的外债,仅向科威特就借了亿美元。
现在到了该还钱的时候,萨达姆开始动歪心思了,希望通过提高国际油价,以石油交易的利润偿还战争借款。但科威特作为产油大国显然是不乐意的,不涨反降,其目的就是迫使伊拉克妥协。
萨达姆是个强人,一看科威特不好忽悠,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发动了侵吞科威特的军事行动。按萨达姆的逻辑,只要把科威特吞并了,大家成了一家人,自己也就不用还债了,还能从科威特的石油利益再分一杯羹。
那时候的伊拉克可是号称世界第四军事强国,科威特根本无力阻挡伊军入侵的势头。伊军在发起进攻的14个小时后,就开入了科威特首都。见到国际社会的反响似乎并没有预想中的强烈,本打算留一手的萨达姆心一横,直接占领了科威特全境并将其设为伊拉克的第19个省。
萨达姆的这一行动彻底捅了马蜂窝,对于欧美国家来说,萨达姆此举等于是将石油命脉的掌控权从自己手中夺走了,美国等西方国家对此完全无法接受。再加上科威特一直以来都是西方的坚定盟友,伊拉克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公然向西方盟友发起攻击,就要承受西方国家的怒火。
在美国主导下,联合国授权了对伊拉克动武的决议,但并未完全给伊拉克判死刑,而是规定了伊拉克撤出科威特的时间期限,只要伊拉克照做,联军不会发动对伊拉克的打击。萨达姆显然没把最后通牒当回事,还准备和联军正面对决,边打边谈,将伊拉克利益最大化,年1月,海湾战争正式打响。
超乎寻常的战争模式
萨达姆敢不把联军当回事,他的伊拉克军队肯定是有两把刷子的。伊拉克军队此时正处于建军以来的巅峰,不但有着丰富的实战经验,装备水平也处于顶尖层次,是世界第三大机械化陆军。
得益于萨达姆多年的重点建设,伊拉克军队总兵力高达万,这一数字对于一个中等规模国家来说绝对是惊人的。伊军装备了辆坦克,其中有0辆都是当时最新锐的T72主战坦克,在整个中东都堪称首屈一指。
从传统机械化部队的评判标准来看,伊军不但装备多,而且装备好,其战斗力在世界上都排得上号。所以萨达姆才会在联军发出警告后继续我行我素,就连当时外界也普遍认为伊军具备和美军一战的实力。
但沙漠风暴行动打响的当天,战争的进程却远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联军的地面部队根本没有出动,而是以数量惊人的精确制导武器直接打击伊军作战体系的各个节点,制导炸弹,巡航导弹等高科技武器轮番上阵,伊军敌人都没见到就被打残。
萨达姆花费重金为伊军打造的CI指挥通讯网络在开战之初就遭到了美军电子战机的压制和攻击,来自中央司令部的命令受阻,伊军陷入了群龙无首的尴尬局面。借着电磁压制的余波,美军飞机开始多波次的对伊拉克军事目标发动空袭,直到被摧毁殆尽,伊拉克防空体系都没能做出应有的反应。
攻击发起后的72小时,伊拉克的关键军事目标超过70%都遭到了联军的摧毁,伊军别说作战了,连联军的影都没看到。萨达姆没有办法只能胡乱发射手中的飞毛腿地地导弹,以此胁迫联军停火。
但美军对此早有准备,一方面调集新研制的爱国者防空导弹系统进入周边盟国和战区,拦截伊军的导弹攻击,另一方面出动空中力量和特种部队在沙漠中猎杀伊拉克飞毛腿发射车,飞毛腿导弹很快得到遏制。
此时的伊军已经无力回天,联军地面部队终于出动了,新一代地面武器面对伊拉克的机械化大军再次表现出了碾压般的技术优势。和T72相比,美军的M1主战坦克更有资格被称为第三代主战坦克,拥有无与伦比的战场信息优势。
在T72和M1的正面对决中,T72遭到史诗般的惨败,美军不费吹灰之力究竟多辆伊军坦克变为燃烧的残骸。当然地面部队和空中力量取得的战果相比,还是小巫见大巫了。
在伊军撤回国内的路途中,伊军装甲集群遭到了美军战机的狂轰滥炸,还大比例的使用了新型制导弹药。整个集群都被炸成了飞天,据战后统计,至少有辆伊军装甲载具遭到摧毁,自此伊军的有生力量可以说十不存一。
据说当年的苏军看到海湾战争中被摧毁的伊军坦克集群后,也不得不承认传统机械化部队在现代战争面前已经毫无价值,钢铁洪流看起来强大,实际上也只是空中力量的活靶子而已。
海湾战争以后,世界各国军队都开始寻求从机械化向信息化转变,并以美军为师,学习现代战争的作战模式,中国也不例外。海湾战争打没了伊拉克陆军,却也促使了更多现代化陆军的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