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利茅斯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公共空间治理,如何重塑城市活力
TUhjnbcbe - 2025/1/18 16:51:00
                            

提起一座城市的活力中心,我们不约而同的会想到广场、公园、街区等公共空间。

对于大众来说,公共空间是城市的魅力所在;对于城市治理来说,这些空间则是管理的难点,也是被戏称为「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焦点区域。

▼时代广场是纽约的活力中心之一,但周边的街巷却一直是治理的难点

因此,很多城市陆续颁布了治理公共空间的规范、法规。

如《北京市西城区街区公共空间管理办法(试行)》《黄浦滨江公共空间综合管理办法(试行)》等等。

▼上海黄浦滨江的公共空间

放眼全球,那些更早步入城市化进程的大都市,已经历了数次公共空间治理的阵痛期。

在治理过程中,这些城市逐渐发现介于公共与私有之间的「模糊地带」,才是触发众多社会不良问题的重点,才是治理的攻坚区域。

▼公私之间的「模糊地带」

这也就意味着公共空间的管理难点,不在公,不在私,而在「公私之间」。

我们也看到,众多城市在出台管理公共空间规范、法规的基础之上,探索了对模糊地带的整合治理,形成了一些较为有效的管理模式。如美国激发城市中心活力的POPS模式;英国打造消费中心的BID模式等等。

▼采用POPS模式的明尼阿波利斯将企业建设的连廊,转化成为公众广泛使用的公共空间

虽然这些模式的机制有所不同,但目标却高度一致——通过调整公、私之间的「制约与平衡」,实现空间的可持续活力。

本文将通过美国、英国、日本的三种公共空间管理模式,了解这些机制是如何管理公共空间,如何影响城市空间设计,又是如何激发城市活力的。

01

美国POPS模式

私有空间公共化

MEASURETHEWORLD

POPS模式(PrivatelyOwnedPublicSpace)始于年代的美国,是全球采用最多的城市空间管理模式之一。

该模式的核心是通过容积率奖励等方式,鼓励私有空间公共化,实现公、私空间管理的制约与平衡。

▼POPS模式的容积率奖励示意

当然,加入POPS模式的私有土地,并不意味着公共化之后可以做「甩手掌柜」。这些空间所有者需要继续履行维护运营义务,一旦违反协议,监管机构将会对其处罚并监督整改,甚至会没收此前奖励的建筑面积所获得的收入。

▼明尼阿波利斯私有土地公共化的区域仍有建设企业运营

例如年纽约特朗普大厦违规占用POPS空间,将竞选商品柜放置在公共空间中,被处罚后,在管理机构监督下空间恢复公共性。

▼恢复公共功能后的纽约特朗普大厦「私有空间」(来源:Wikipedia)

POPS模式经历三个阶段发展后,逐步完善:初期的宽松阶段,中期的严控阶段,现在的监督阶段。

①.宽松阶段

初期管理较为粗狂。私有空间公共化的类型,从早期的广场、骑廊两类,逐渐扩展到跨街区骑廊、风雨步行空间、内部广场、住宅广场等12类。

虽然众多的空间在转化后并不成功,但为此后的细化管理积累了经验。

▼宽松阶段的代表项目——芝加哥联邦中心广场

②.严控阶段

修订空间奖励标准,重点解决前期空间品质参差不齐的问题。如公共化的私有空间要符合可达性、开放性、安全感、社交性、景观化等城市设计要求。

总之,只有不低于公有空间建设标准的私属空间,才能得到容积率奖励。

▼明尼阿波利斯符合城市设计要求的公共化的私有区域

③.监督阶段

进入发展平稳期,重点通过社会资源共同监督、共同参与推动私有空间的持续运营。

如纽约最新的区划条例修编规定,私人业主必须按照规定设立信息标牌,以保证公众对该处空间进行监督。

▼纽约佩斯广场的公示监管信息牌(来源:flrck)

POPS模式对城市设计、活力塑造方面有那些影响呢?

我们通过纽约花旗集团中心的案例,展开更为详尽的了解。

纽约花旗集团中心

纽约市作为最早发展POPS模式的城市之一,到年为止,已有座建筑物使用该模式,为城市贡献了近35.3公顷的公共空间。

花旗集团中心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项目。

▼纽约花旗集团中心

花旗集团中心共建设了四类公共空间:广场(含人行道拓展区)、户外广场、跨街区骑廊、风雨步行空间(含建筑中庭)。根据容积率奖励政策,花旗集团中心获得了16.7%的额外建筑面积。

▼纽约花旗集团中心公共空间

花旗集团中心是如何执行POPS模式的呢?

①.共享广场空间

花旗集团中心将原本私有的下沉广场,改为市民交流休憩场所。广场为市民提供19张固定的桌子和76把可移动的座椅,全天对外开放。

广场也是区域的交通枢纽:南侧与地铁站连通,北侧是圣彼得教堂的地下入口,东侧是花旗集团中心大楼入口,而西侧是一家便利店。

▼花旗集团中心下沉广场的枢纽作用

广场还是区域的文化中心。如在夏季的几个月里,每个星期四,露天广场上都会为中城社区举办一系列免费的爵士音乐会;五月则是来自地区学院和表演艺术高中的乐团在此演出。

②.共享步行廊道

大厦内部有6个入口,其中3个可直达建筑外围的街道,人们可以穿越中庭到达城市其它空间。大厦的中庭配置了56张桌子和个座位,廊道周边则设置各类便民性的商业功能,使建筑室内空间公共化。

▼花旗集团中心公共化的中庭(来源:Wikipedia)

花旗集团中心通过POPS所获得的奖励面积,使建筑能够突破区划条例规定的高度,成为纽约当时第五高的大厦,从而「闪耀」天际线。

02

英国BID模式

打造消费中心城市

MEASURETHEWORLD

英国BID模式(BusinessImprovementDistrict),即建立商业促进区。主要针对发展成熟的街区进行商业化提升,从而调和「寸土寸金」所导致的公、私双方的利益冲突。

▼BID模式特点

英国并非BID模式的发源地(年,多伦多第一个使用),却是该模式应用最为成功的地区之一,并发展出更为有效的「共同参与、共同出资、共同决策、共同获益」策略。

▼利物浦老城区借助BID模式获得复苏

▼加的夫老城区BID模式促进了「新旧融合」

英国BID模式由非营利组织运营,运行资金主要来自政府的税收、拨款等,组织成员则由业主、企业、政府官员组成。

BID模式为了保持「与时俱进」,匹配时代发展需求,自年通过地方政府法案(LocalGovernmentAct)后,运营规范会每五年更新一次。

▼BID模式架构

英国采用BID模式最有成效的城市当属伦敦。

据《年英国BID调查统计数据报告》统计显示,大伦敦的BID商业促进区已达到58个。

▼大伦敦范围内的BID项目分布示意

▼伦敦市区BID项目分布示意

伦敦对BID模式提升商业区步行系统的作用尤为

1
查看完整版本: 公共空间治理,如何重塑城市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