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利茅斯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大学期间越风光,以后人生越失败
TUhjnbcbe - 2020/12/8 1:07:00
来自深圳的网友天上飘着一只象提问:奶爸,你好。大学时代到底该积攒点什么经历和成绩啊,有的说考研考公,有的说参加学生会社团,弄得我头都炸了。到底哪些才是对找工作有巨大帮助?答:针对大学时代的经历,简单说两句。大学时代所有的经历和成绩,我认为都有两个特点:1,有直接作用,可以直接帮助你达到商*学三大领域的任一目标。2,出名,出风头,有优越感。学生时代哪些经历是有直接作用,可以真的促进的?很多人以为什么社团,什么学生会有直接作用,其实都没有,有直接促进作用的只有两种:1,硬学历上的提高,进了大城市名校,可以让你找到好工作的胜率提升至少50%以上,学生社团比赛什么的,都不可能有这么大的提高。2,实习经历的提高,对你找工作的胜率提升至少也是50%以上。我师妹专业是苦逼的设计,出来找工作基本又憋屈又猥琐,但是她一直很注重实习,拿了oppo腾讯之类很大公司的实习,表现也不错,所以毕业了就拿到了几个互联网公司的营销offer,起薪30万,还不用像别的设计那样。上面这两个经历可以满足特点1,对就业有直接帮助。但是无法满足特点2,即出风头,优越感。因为高考也好,考研也罢,都是非常苦逼的,考上大城市名牌大学,所谓的喜悦也就维持那么一下下,进了大学后,身边人都是名牌大学,没区别,所以感觉自己也就普通人,没啥优越感。这是大部分名校学生的普遍心理认知,他们根本没有什么学历歧视,更没有什么优越感,基本都认为自己就是普通人。一般来说只有在名校里混的特别差的垃圾,已经被同学彻底超越躺平认输了,才会有戾气怨气,整天发表各种瞧不起二三本同学的言论,来找存在感,这种狗屎的存在,在名校里都不会超过1%甚至千分之一的比例。至于实习,那就更不可能给人什么光鲜了,就算跑进麦肯锡摩根斯坦利实习,也是底层社畜,整天担惊受怕,怎可能有什么优越感。那么特点2,可以让人出名出风头的经历活动,有哪些?1,学生会,社团等干部。2,各类比赛的冠*,尤其是那种交际类,商业类。3,深得老师喜爱。这些对就业目标有啥促进作用吗?其实没有。深得老师喜爱基本没啥屁用,考不上研考不上博,还是白搭,最后都得看你硬分数,跟老师喜不喜欢,没半毛钱关系。社团干部和各类比赛冠*(非学术和硬技术类的),这种对就业一样没有半点直接作用,写简历上根本没有实习经历好使。但是这类活动,项目,经历,对年轻人心态和意识的破坏,极为巨大。会让年轻人认为,自己是天之骄子,是精英人才,特别厉害,应该得到相匹配的一切。以能力来算,沟通,协调,表达,做事能力,同样都有。实习经历丰富的人,始终都会认为自己是职场底层,还得慢慢爬,但是社团干部比赛冠*,就已经对自己的定位不清了,他们已经瞧不起底层,更看不起底层工作了。这点就非常致命了。我查过十几年前的全国英语演讲比赛的获奖选手,大部分混的都不好,小职员而已。为什么会成为小职员?原因非常简单,因为心不定。毕业第一年,什么样的能力都放后,能吃苦,能抗事,沉住气,干好活,这个能力是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比任何沟通表达商业思维眼光格局都要重要。后者不是不重要,但它是上层建筑,没有底层的基础耐力,发挥不出作用。很不幸,在学生时代就出尽风头的人,恰恰最没有耐力。他们要么是在起跑线就崩溃认输,无法忍受找工作的辛苦,根本找不到一份好工作。要么是也能接到好offer,但是根本吃不了苦,干了半年就换,半年就换了,最后什么都瞧不上,什么都不想干。这么看的话,对他们来说,能成为小职员,稳定一下,已经算是好结局了,虽然他们眼高于顶当年绝对瞧不上这种小工作,但这真的算不错的出路了。多的是各种毕业好几年,还没有正经工作,仍然这也瞧不起那也看不上,始终觉得自己是人才,人生最高成绩就是大学当的“干部”,和拿的比赛“奖项”。所有的经历,其实都只是外界纷扰,真正最重要的,还是对自我内心的控制。在这个时候,其实真的发现,诸葛亮说的那句“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是再正确不过的真理。选择硬成绩,即学历和实习的提升,多做做。选择苦逼,以后还能风光。选择风光,以后就剩苦逼。祝大家人人有书读,人人有钱赚~-end-更多精彩观点,欢迎扫码
1
查看完整版本: 大学期间越风光,以后人生越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