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利茅斯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交互媒体艺术一场行为科技技术的学习之
TUhjnbcbe - 2021/2/8 17:25:00

你没有看错,这是交互媒体的同学在上课~O(∩_∩)O~

年的不平凡,让我们每个人都刻骨铭心。能在校园里亲手来实践这些设备、工具,做着自己的专业,这幸福的感觉满满当当!

这学期的课,视觉德稻实验班艺术与科技(交互媒体艺术)专业为大四的同学们安排了系列的实作体验内容,分别邀请到学校实训声音工作室的潘翀老师、学校实训木材料工作室的陆健老师、学校实训金属工作室的袁晓时老师,带同学们走进各项工具的操作体验。目的也是增加同学们在键盘操作以外的多种制作材料、制作方式的体验学习,给接下来的毕业创作,启发拓展思路的同时,也开拓不一样的可能性。同时在主动参与、勤于动手的过程中,也锻炼和加强了与生活和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提高获取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交流合作的能力。

就像专业领衔教授罗伊·阿斯科特(Prof.RoyAscott)说的“电脑、网络、交互艺术主要在连结心智”,除了课的有趣实作体验外,课也是交互媒体艺术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通过行为课同学们也可以更好的理解新媒体艺术的鲜明特质:连结性与互动性。这学期开学初始,大一大二的同学们也在行为课上完成了一场有趣的探索。

行为课

一场融入了交互科技的行为学习之旅!课上交互媒体艺术专业负责人陈俊恺老师与王家明老师联手合作,利用软件编程,将声音与动作交互联系起来,随着身体动作的变化,变幻出不一样的声音体验。

同时,王家明老师也引导同学们以不同形式分享自己的故事,互相聆听,体会自我察觉、连结和选择如何建构了我们的故事;在故事及创作当中,获得力量,以及重塑对未来的想象。通过参与式的工作坊,同学们也将透过故事整合、演出编作及排演,体验故事转化成演出的共同创作过程,经历戏剧艺术的力量。

身体是行为表演创作的核心媒介,但创作却不仅仅局限于身体语言,也包括与数字、时间、空间、声音等其他媒体的关联。这次大一年级的行为课主题,也是引导同学们在身体和这些“旧”或“新”的素材媒介基础上,探索“行为”的构成和意义。

罗伊·阿斯科特教授(Prof.RoyAscott)是德稻新媒体艺术大师,他于年与德稻合作设立了罗伊·阿斯科特科智艺术工作室,致力于推进对艺术、科技和意识的教学研究在中国的发展。工作室以教育、研究及拓展为三大主要维度。在教育方面,工作室与德稻教育、上海视觉艺术学院联合创立了“视觉德稻实验班”艺术与科技(交互媒体艺术)专业,与普利茅斯星球学院共同设立了德稻博士点项目,旨在培养新媒体艺术领域创新型高端人才,推动当代文化艺术发展。在研究与拓展层面,工作室开展以科智为核心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坊、密集课、展览、策划等,作品在国内外知名艺术展览及大会上展出。

编辑:王尔琪

版权声明: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号联系本
1
查看完整版本: 交互媒体艺术一场行为科技技术的学习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