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财务”CEO。
上海财经大学毕业,美国留学专修USGAP,曾在四大会计事务所实习,后在MorganStanley从事跟银行合作的资产包的处置工作。
USGAAP:是美国GenerallyAcceptedAccountingPrinciples的缩写。指美国的现行会计准则。
MorganStanley:美国纽约国际金融服务公司
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指世界上著名的四个会计师事务所:普华永道(PwC)、德勤(DTT)、毕马威(KPMG)、安永(EY)。
初见张峻,他穿一件黑衬衫,沉着冷静却不失幽默,满是自信的眼神和笑脸打破了我们印象中财务人员的刻板严肃形象。所以开口之前,“也许做财务的团队也是很有意思的团队”这样的想法便从我们的脑海里一跃而出。果不其然,采访时张峻说他经常会问技术人员运营方面的问题,问市场运营人员技术问题,让团队的每个人都成为综合性人才。于是跟着这样一个很有魄力的“霸道总裁”一起做财务的团队和产品也让人开始有了深扒的冲动。
hiStarter:在MorganStanley有着这样一份很多人羡慕的好工作,为什么没有继续做下去,反而想要回国来做现在的”人人财务“呢?
张峻:因为在--年全球金融海啸波及到了中国,当时整体的外资咨询公司、投行,甚至包括像四大都不是特别景气。而我恰逢那时完成第一个项目,面临着选择:要么转岗进入另外一个领域,要么回到accounting部门,重新再开始做。但是后一种选和我的职业规划相违背。所以我就开始考虑要不要去银行,去一些优秀的民营企业做财务总监或者是财务主管。不过因为当时还年轻,二十七八岁,假如对以前的经验弃之不用就会打乱自己的职业生涯的规划,于是最终我选择去创业。
hiStarter:创业的想法有了,那做“人人财务“的想法是怎么来的,为什么会选择做这个而不是别的项目?
张峻:因为随着中国人力成本的升高,许多公司的财务管理成本会占整个公司收入的百分之十、十五、二十甚至更高,但这仅仅是财务管理成本,还不是财务成本。我研究过很多中小微的生存环境发现,像我们这样有一定的财务管理经验和一定的国际视野,同时对财务管理工具和管理手段比较熟悉的人,这个社会有,但是他们找不到。即使他们找到,请他们也很不现实,花三五十万到一两百万做财务,对于一个中小微来说不显示。所以我就想,有没有可能我们运用一种非常成熟的已经模板化的一些管理模式、财务管理工具,包括财务管理经验,把它降格到中小微,应用于中小微的日常管理之中,甚至形成以后的对他们商业决策的支持?
在年年末我萌生出一个新的想法:能不能以互联网去中心化的手段,通过专业化服务、社会化供给的方式来解决中小微企业、创业企业对于财务的依赖,继而引发的更深层次的企业管理需求、税务需求?
hiStarter:互联网产品分社交、工具、平台、业务等类型,您是如何看待人人财务的属性的?
张峻:第一,我们把人人财务称之为工具类的产品,点对点,用户对用户,用户对供应商。其实我们第一波产品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功能叫“一键叫会计师上门”,一些学者专家认为会计师是有尊严的,是有时间成本的,但是在我看来,他们都忽略了一个本质:首先财务从业人员是为大家服务的,套用洪泰基金的Slogan:“生于创业,为创业而生”,为中小微服务,是服务中国未来的希望。
第二,我们所提供服务的对象是认可人人财务的理念的,愿意为这个社会付出。他们能从人人财务获得他们需要的尊重、认可、系统培训和对财务新的理解。我们让大家,特别是低端用户重新认识到财务的重要性,认识这个世界上有比他们经营更重要的——如何去维护他们的信用,如何去通过一种新的方式去对公司进行经营管理。
第三,人人财务在第二阶段就是要打造一个环境,也就是把我们的创业兄弟都慢慢纳入这个体系,比如hiStarter。“人人财务”在这过程中,规范规整保存大家的财务数据,通过自身已·形成自己的财务体系,二次开发,开放数据平台,打造创业环境,从无到有,从不完美到完美。
hiStarter:您如何看待“金柚”,有没有把它看做竞争对手?
张峻:严格意义上讲,在互联网这个环境下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竞争对手。我们称之为竞合关系,又有竞争,又有合作。比如58和赶集,这么多年的竞合关系,我们既是竞争关系,同时我们在线下某些方面又能合作,因为在竞争上我们是相互鞭策的,一方有一个新的产品,另外一方就有拍马赶上,它本身也是一鞭策。互联网大环境下资源也是开放的,因为互联网让我们曾经认为的及其难以获取的资源变得容易去获取。所以我的心态是十分开放的。
hiStarter:“人人财务“在您看来有什么样的优势?
张峻:我只是想做一个点对点的产品,将创业者与社会化的、大V级的财务人相连接。现很多创业者,是没有很多时间去考虑公司维护、行*管理上的一些事物的。人人财务可以打造一个创业环境,把所有的客户接入我们的服务,是以财税服务或者财税人法服务为支点的,同时能够兼收并蓄把一些好的服务商纳入,就像你们hiStarter,也是在我们的版图内。
hiStarter:(笑)谢谢。
张峻:我也希望”人人财务”合作过的优质供应商,他们也有一颗为中小微,为创业者服务的心,能够一起支撑起这个环境,为我们大家创造一个好的创业环境,这其实是我们”人人财务”的模式和方向。
hiStarter:您觉得老一代的财务人员和“人人财务”有什么不一样?
张峻:我们都觉得老一代财务人都是铁饭碗,你只要捧着,越老越吃香,但问题是饭碗是铁的,却不一定吃得好吃得饱。随着像北上广,还有一些二三线城市生活水平生活质量的提高,我们财务的生存水平相对还是比较低的。律师、医师、财务人按照亚当斯密国富论来说都是标准的中产阶级,什么导致我们中国的中产阶级如此败落?我觉得财务人本身的发展有关系,他们并没有了解什么是完完全全做财务,很多老板,创业者也并不一定清楚财务到底能干什么。
而我们“人人财”一直以来秉承的理念就是要告诉大家财务到底是能干什么的。我们觉得财务不仅仅是一个保姆或者管家。在互联网这个金融的框架下,我们真正要去论证的是信用的价值。人人财务也一直在做信用,如何去评价每个人和每家公司的信用?基于信用,可以给每家公司一定的授信,这样可以大大降低每个公司的融资成本。
但是你要付出的代价是什么?
第一你必须做真帐。
第二你要妥善管理你的公司。
第三你要维持你个人和公司的信用。仅仅做到这样就够了,其实是我们把信用变成财务价值,再把财务价值进行变现。我们相信,这一点在未来会非常有市场。
hiStarter:未来“人人财务”的愿景和蓝图是什么?
张峻:一是,成为未来中国国民经济大数据的一部分。
希望各方能够看到中小微生存困难,联合各高校如复旦、财大的产业经济研究院一起来发布一些基于人人财务已有的中小微财务数据的报告,告诉大家中国的中小微是很辛苦的。这其实是把远期的目标变成了现在的应用。希望能够为国家、报表使用者、公司所有人,提供更直观、更一针见血财务数据的工具。
二是,也想代表财务人做一点事情,能够改变财务人生存现状、收入模式、工作模式,更能被社会认知认同。
经过调研发现,欧洲、美洲、澳大利亚都有适合人人财务的生存土壤,按照现在西海岸的目前现状,创业公司这么多,”人人财务”完全可以生存下去,然后以非常亲民的价格,来为所有的创业团队提供财务数据的管理、生产,还有以后财务资本的变现。
三是,建立中外创者者之间的桥梁。
中国的投资者可以通过这样一个桥梁去了解美国的项目,美国的投资团队也可以通过”人人财务”去了解中国的创业项目,而且我觉得财务人,天下大同。
因此,人人财务未来五年内,想通过商业价值的判断,自身努力和社会参与,对整个财务行业有大的推动,对大家的工作模式、工作环境、生活方式有一个质的飞跃。
hiStarter:“人人财务”当前的人员架构是怎样的?怎样形容您的团队呢?
张峻:首先,我们是一个兼收并蓄的团队。
因为财务行业的经验就决定了我们不可能是年轻化的,但是整个互联网的状态又意味着我们必须是年轻人。在我看来,完全是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大家都能够对这里能够保持共识,他们都是和我一样,秉承着一颗想通过自己的双手去改变财务工作、财务现状的这样一个心态,他们很愿意跟着人人财务把财务这么艰涩的东西变成互联网产品,在之前这是很难想象的。
其次,我们是一个海纳百川的团队。
我们这里的人才是多民族的,除了本土的人才之外,还有一些非常优秀的海归人。技术合伙人是法国南锡一大软件工程的博士,执行合伙人是里昂商学院的工商管理学硕士,股东这边有一个是伦敦普利茅斯大学的法学博士。
再者,我们整个团队可以说是混编团队。
中外结合,多元化,但大家都是基于同样一个理想,目标一致,大家都非常开愿意为互联网人,创业大家庭去出一份力。同时我也要感谢一下外部合作的兄弟们,包括一些四大的合伙人,他们也非常愿意去拿出私人时间,为“人人财务”的去添砖加瓦,这是财务人对我们的认可。
hiStarter:未来打算招募一些什么样的小伙伴加入团队呢?
张峻:我们需要大量互联网人才的加入。我们未来做的不是一个生意,不管说是“事业”也好,还是”梦想”也好,其实都是希望全世界都能发出我们的声音,同时我们还要帮助中国的创业者发出声音,这个计划相对来说可能会比较宏大。所以我们需要的人才要比传统的稍微精深一点,我们的财务人才,要既懂财务,又要对移动互联网有一定的了解。只会一样是不行的,我也逼着自己去学互联网运营,对于我们来说,每一个“人人财务”人在外都代表着我们的形象,所以我希望每一个人都是综合性的人才。如果我们的不专业,将会导致平台整体或多或少不专业,这对于中国的创业市场也是有影响的,那么走向世界更是无从谈起。
本文为原创,图片素材皆为hiStarter工作人员采集。
采访:干泽南;摄影:赵旭;编辑/撰文:倪倩。
本文版权归hiStarter所有,如需转载,请与我们取得联系。
一键加入靠谱的创业团队,请登录